家有两个孩子,哪里有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
“有一个弟弟是种怎样的体验?”
评论区网友留言:
“又爱又恨,难过的是他分走了父母对我的爱。”
“在一起相互嫌弃,离远了又牵肠挂肚。”
不同家庭,答案迥异。

而在这些回复中,有位网友的故事戳中不少人泪点。
“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他还小不懂事”、“把这个给他” ……
这些话网友都听过,唯独没再听到父母对她的关心与袒护。
弟弟摔倒后哭了,她刚好路过,妈妈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她;
每次弟弟犯错,她解释与自己无关就是撒谎,弟弟主动承认就是懂事;
她因为精神脆弱睡不着,晚上却被父母催促教弟弟写作业,点开手机不是父母的关心,而是一句“你弟弟的事弄好没有”。
一句“妈妈只爱弟弟,不爱我”的控诉,碾碎了她对父母所有期待,让人心疼,却也让人深思:
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是不是老大就要谦让,而老二却可以独享父母的偏爱呢?
心理专家李玫瑾指出:二胎时代最大的骗局,就是让老大学会“孔融让梨”。
的确,让老大做出“牺牲”, 换不来父母想要的“手足情深”,只会让小的更任性,大的更委屈。
孩子始终只是孩子,他们对爱的需求远比父母想象得强烈。
想要“一碗水”端平,不是要孩子礼让,而应该是父母做出表率。

01
二胎家庭,争宠和干架是常态

美国著名儿科教授布雷泽尔顿曾说:
“二孩关系中,竞争、冲突,与温情并存。”
孩子之间的相处,除了要有爱,也要允许竞争与冲突的存在。
亲子教育中,需要冷静的从来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爸爸当家》这档育儿综艺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全职爸爸Ben在家给两个孩子做饭,小宝一个人待在玩具房里,给大宝的奥特曼用画笔“上色”。
画完后小宝还开心地跑到哥哥面前炫耀“成果”,带他去看自己的“杰作”。
殊不知,大宝看到最喜欢的玩具变了样,眼里只剩愤怒。
当Ben及时赶到后,立马阻止了大宝拿起画笔在弟弟玩具上画画以示反抗的行为。
大宝委屈地问:“我就不能反抗吗?”
Ben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不可以!”理由是:弟弟还小。
看到这里,有不少人对Ben的“偏袒”感到无法理解:为什么弟弟犯错了,却要哥哥保持沉默?
在节目的采访中,Ben对这起风波给出了解释:
“报复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要让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世界本就不公平,也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事情。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用打骂去以暴制暴,而是让他们明白:
在手足冲突中保持理性,才能情绪稳定地处理问题。
美国儿童专家也指出:孩子打架,代表他们开始有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手足之争,是二胎家庭的常态,父母的“偏袒”应该是对事不对人。
孩子的天性需要引导,而不是批判。
冷静处事的父母,才能养出是非分明的孩子。

02
让老大委屈的,是父母的“非分之想”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曾描述了一个二胎家庭的场景。
有朋友来家中做客,抱起带着奶香的小宝,一边哼着童谣,一边来回踱步,画面温馨。
而老大只能在不远处的台阶观望,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直到离开后,客人都没注意到客厅里还有另一个孩子。
让老大委屈的,不是老二的到来,而是自己不被人看见。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但在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抓小放大”,只会让老大的爱极度匮乏。
新生命的到来,影响的不是手足关系,而是亲子关系。
让老大委屈的,也不是老二的“夺爱”,而是父母的“非分之想”。
前天和老公带两个孩子外出吃饭,难得的家庭聚餐,却让我意识到了对大宝的冷落与伤害。
期间,我无意和老公谈起大女儿的转变:
“妞妞越来越难管了,不仅成绩直线下滑,对小宝也爱搭不理,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小宝撒气。”
见她拿起水壶倒水,觉得她应该对我的抱怨并不在意。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失控了。
因为水壶有些沉,女儿没拿稳,热水直接撒到了桌子上。
这本只是一件小事,我却立马火冒三丈,冲着女儿呵斥:
“学习学不好,倒个水也倒不好,你真是笨死了!你还能干什么?”
老公见我这样赶紧打圆场,把女儿拉到一旁坐下,看她有没有烫伤。
事后我很后悔,老公也及时点醒我说:
“小宝出生后,你对妞妞的关心就少了,你看不见她的努力,眼里只看到了她的任性。”
老大会委屈,是因为不被爱,不被看见。
父母的“非分之想”,会在无形中让两个孩子接受到的爱失衡。
该反思的从来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没有哪个孩子希望自己的爱被分走,却总有父母以爱之名“逼”孩子懂事。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家庭的温度。

03
“一碗水”端平,是让孩子有专属感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邓超夫妇的教育方式,让人颇有感触。
有了二胎后,邓超没有忽视儿子,而是给了他一种专属感。
他让儿子给妹妹取名,同时,以妹妹的名义送给了儿子一束花,让他照顾妹妹。
因此,儿子会觉得:我的家庭角色,是对父母和妹妹独一无二地守护。
这种专属感,会让老大更有爱,也让老二更省心。
父母想要“一碗水”端平,并非是做到绝对平等,而是在孩子“争宠”时,满足他们的差异化需求。
如何让孩子有专属感?3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当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而不是判断者
英国评论家戴维·佛罗斯特说:
“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是一个家长。当你有两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裁判。”
手足之间的冲突,不应该上升到亲子之间的矛盾。
当“你错了”、“弟弟/妹妹还小”成为父母的口头禅时,老大会敏感脆弱,老二会恃宠而骄。
先入为主的判断,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在二胎家庭中,高效沟通远比解决矛盾本身更重要。
父母越理性,孩子才会越冷静。
2.给孩子想要的,而不是父母“要求”的
“只要给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孩子就会感恩父母。”
这是作为父母最大的“错觉”。
有人说,有了老二后,老大越来越不听话。
并非如此,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他们缺少爱与陪伴。
当父母试着去了解孩子时,就会发现:孩子的叛逆,其实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这种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不被理解的感受。
懂得倾听孩子的真实需求,他们才会对懂得如何去爱。
3.把问题丢给孩子,多“看会儿热闹”
两个孩子发生矛盾,聪明的父母会扮演“看客”的角色。而不是“火上浇油”。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本质上是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
父母先让自己“冷静”,再让孩子表达,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仪式感”。
“一碗水”端平,不是父母如何去改变,而是孩子主观上感受到了“平等”。
当孩子得到父母的尊重时,他们也会在发生矛盾时,用自己的方式尊重对方。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曾说:
“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二胎家庭中的矛盾,并非来自孩子,更多是由父母造成的问题。
你觉得老大敏感脆弱,是对老二心生不满,实际上他只是想让父母多看见自己;
你以为老二无理取闹,是对老大宣誓主权,事实上是父母的偏袒让他肆无忌惮。
孩子的世界很纯粹,他们考虑的是自己“想不想”,而不是做这件事“对不对”。
不要用成年人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做出改变,那样只会让家庭关系出现裂痕。
父母做到“抓大放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愿每一对父母都能养出懂事的孩子,每一对手足都能彼此陪伴、拥有幸福!
共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家有两个孩子,哪里有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