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社戏》:“矛盾”背后有真情

《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结尾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理解作品的关键,看似自相矛盾,实则巧妙寄托幽深的意义。笔者抓住这句话细读《社戏》,发现文章除主体内容外,还有很多细节看似存在表达上的矛盾,其背后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母亲的言行

文章开篇就写明,“我”和母亲回平桥村的时间并不长,“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而社戏是“年规戏”,一年也就一段时间上演,于“我”而言,能看到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文中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好不容易等到看戏的机会,但叫不到船,外祖母很气恼,母亲安慰她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见“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母亲的表达充满矛盾,她明知“我”是真着急,却说“万不能装模装样”;她既希望“我”能去看戏,又不愿让外祖母担心,便不准“我”去。这样的矛盾表现,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心疼,和对自己母亲的关心,蕴藏着浓浓的亲情。

好在村里的孩子们想出了办法,征得“我”的母亲和外祖母同意,划船去赵庄看社戏。“我”看戏回来,看到母亲站在桥脚等待,“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这里母亲的表现也值得玩味:孩子们回来得晚,她很担心,也有些不满,但很快就高兴起来。母亲在短时间内产生如此丰富的情绪变化,既体现出对儿子的惦念,也说明她理解儿童贪玩的心理,且愿意包容。

《社戏》中描写母亲的笔墨不多,但从状似矛盾的言行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母亲形象。

伙伴的表现

“我”好不容易在小伙伴的陪同下到了赵庄的戏台下,也许因为天色已晚、看客不多,台上的戏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看,且伙伴们白天都已看过戏,兴致不高。随着时间的流逝,“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即使无聊又困倦,大家也忍着不说要离开,因为他们想让“我”再多看一会儿。月下返航时,“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说明“我”也在为同伴考虑。这些“心口不一”的表现,体现出孩子们彼此间的关心。

返航时大家决定煮罗汉豆吃。双喜问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单纯又憨厚的阿发仔细查看了一回,说偷自己家的,因为豆长得更大。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家都到阿发家的田里摘了豆,但在双喜的建议下,还是“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因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这一表现折射出孩子们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心理。此外,下文写六一公公的豆子卖不完,别人也觉得不好,但孩子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吃,“我”也说好吃,这让老人十分欣慰。

回到平桥村,“我”的母亲邀小伙伴们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这里既有想早点回家睡觉的原因,也有不愿给人添麻烦的心理。“大家都说”,可见孩子们都很淳朴善良。

小伙伴们的种种“矛盾”表现,体现出他们的同理心,能够在推己及人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温暖彼此。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理解,让并不那么好看的社戏变成“我”记忆中难忘的亮点。

长幼的对话

看社戏回来的第二天,“我”和小伙伴们遇到了卖豆回来的六一公公。几人有一段对话,笔者摘选改编如下:

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摘,踏坏了不少。

双喜: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六一公公:请客?——这是应该的。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好。

六一公公:豆可中吃呢?

“我”:很好。

六一公公: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

从年龄上看,六一公公比双喜和“我”大得多,但孩子们并没有使用敬语,甚至语气中多有调侃。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可能正如前文所写,在平桥村里年龄大不等于辈分大。这段对话也说明,村里的人不分辈分、年龄,可以平等沟通。面对六一公公的“质问”,双喜不仅不怕,还当面调侃;而面对顽皮的孩童,六一公公既有老人对孩子的包容与宠爱,也略作“反击”,笑话双喜没读过书、不识货。这样的对话充满趣味,超越了辈分与年龄的局限,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

孙绍振教授曾说:“农村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大都是麻木愚昧、自私和保守的。即使像长妈妈那样获得鲁迅赞美的,也是愚昧的;即使像闰土那样可爱的,成年以后就变得迟钝、麻木了。但是这里(指《社戏》,编者注)的六一公公却是和孩子们一样无私、可爱,纯朴而富有诗意。”鲁迅先生通过一场社戏,通过一些看似矛盾的细节描写,将平桥村人细腻善良、推己及人、平等宽容的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样的人性美,让那夜的戏、那夜的豆变成了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本解读|《社戏》:“矛盾”背后有真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