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像网络小说的情节,但却是46岁李教授的真实经历。最近,这位内地教授的“失业经历”在网上引发热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孩子摆脱内地的‘题海战术’,在香港接受更轻松的启发式教育;
他自己则凭借丰富的科研经验,顺利进入香港的大学或企业,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篇章。”
现实却比想象残酷得多。
然而,几十封求职信发出去后,连一封拒信都没有收到。
“无论我怎么努力,就是找不到工作。”李教授说这句话时语气里透着无奈和困惑:
还是我的书呆子气太重?
哪怕有人能告诉我原因,我也能接受。”
因为香港的生活成本却高得惊人:1.8万港元的房租、每年5万的孩子学费、日常开支和往返内地的交通费,两年内花掉了他80万港元的储蓄!
相比金钱的流失,孩子的教育问题则更让他揪心。
他的16岁儿子不适应广东话的教学环境,成绩一度下滑,好不容易融入了新环境,却因为父亲的就业问题,再次面临“是否要回内地上学”的不确定性。
“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工作?”儿子的一句话,让李教授的内心一阵刺痛。
会在香港找不到工作?
当初,李教授选择来香港,是因为“优才计划”的清单中标注“环境技术服务类人才”为“紧缺人才”,而他的专业“固体废物处理”正属于这一类别。
这让他以为,自己是“被需要的”。
但来港后才发现,香港的固体废物处理政策的确在推进改革,比如垃圾征费政策,但这一政策的实施速度却比预期慢得多,并未带来大量的对口岗位需求。
香港的行业结构中,金融、地产和零售三大行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与“环境技术”相关的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本地企业的招聘需求极为有限。
李教授的专业在内地或许是“热门专业”,但在香港却成了“冷门工种”。
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根据政府数据,香港每月新增的就业岗位大约8,000个,但“高才通”计划已批出24万名“高端人才”,人才供给大于岗位需求,竞争自然加剧。
首先,港府需要“动态更新人才清单”。
香港的“紧缺人才清单”应该与市场需求同步,而不仅仅依靠“政策的愿景”。
如果市场对“固体废物处理”人才的需求还未成熟,那么这个专业就不该被列入“紧缺人才清单”,否则像李教授这样的高端人才,会被“虚假的需求”误导,怀着“被需要”的憧憬来到香港,却发现市场根本不需要他。
目前的政策是,主申人签证到期,受养人的签证也会被取消。
这一点对很多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有学者建议:
不少高端人才的配偶同样是高学历人士,有所专长,若主申人就业或创业不顺,受养人却在港发展良好,可酌情以家庭整体情况作为续签考量。
但光靠政策改变还不够,人才也需要调整心态。
像数据分析、行业洞察、报告撰写等技能,可以应用到数据分析师、行业研究员、技术顾问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市场需求更大,晋升潜力也不小。
此外,语言和文化的适应能力也不能忽视。
粤语的使用频率比想象中高,虽然很多公司在面试时不会强调“必须会粤语”,但实际工作中,很多内部沟通、会议语言却是粤语。
总结来说,港府需要做的,是调整政策、更新清单、优化续签规则;人才需要做的,是打破“光环焦虑”、灵活转型、提升语言适应能力。
最后,小编想问问大家:你对内地教授在香港失业的情况怎么看?评论区欢迎留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清华博士来港“高开低走“? 80万积蓄掏空,工作却无处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