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经典之作 常教常新——《湖心亭看雪》教学三得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江慧婷多次教学这篇课文,每次的教学重点、流程都不尽相同,感受与收获也不同。她对自己最近一次的教学进行反思,提炼出文言文教学的三点心得。请看——

9月,我在学校语文学科组教研活动中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文《湖心亭看雪》。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作的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短短百十字,语淡情浓、含蓄蕴藉,自然山水与人文生活水乳交融,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之作。从教以来,我多次教学这篇课文,每次的教学重点、流程都不尽相同,感受与收获也不同,可谓常教常新。这次上课后,学科组教师进行了“复盘式”评课,大家畅所欲言,也激发了我的专业思考热情。经过沉淀总结,我整理出这节课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三点启示。

关注文本解读“关键处”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解读的要义是抓住文本“关键处”。对于文言文来说,其“关键处”主要体现为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无一不考验着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在这节课的朗读环节,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在已有标点之外,特别选择两句话“湖中人鸟声俱绝”和“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让学生读出停顿与节奏。对于第一句,学生基本能按照“湖中/人鸟声/俱绝”来读,没有问题。但第二句“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学生有两种断句形式——“一童子/烧酒炉/(酒)正沸”和“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课堂上出现了小小的波澜:究竟哪种读法正确呢?问题核心指向“酒沸”还是“炉沸”,这就是文本解读的“关键处”。

按照常识,“沸”的意思是因受热而沸腾,常用来形容水、油等液体。这样看来,此处“沸”的主语应为“酒”,这句话读为“一童子/烧酒炉/(酒)正沸”是正确的。但我备课时观摩了语文名师王崧舟的课例,他指导学生将此句读为“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从语法上看,如果说“酒沸”,后面不必再加“炉”字,“烧酒/正沸”更简明易懂。在深入解读的过程中,我查阅了《湖心亭看雪》注评的各个版本,发现对于这句话,前人的断句更多为“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综上,我认为这句话应读为“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读成“一童子/烧酒炉/(酒)正沸”,可能受到了“沸”字在现代汉语中多形容液体沸腾的习惯用法影响。其实,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于“沸腾”词条的解释,这个词不仅可以形容液体,还可以形容高涨的情绪和喧嚣嘈杂的声响。具体到《湖心亭看雪》这句话中,炉子本身是无法沸腾的,但炉中的酒烧热后可能产生“咕嘟咕嘟”的声音,在安静的雪夜显得格外响亮。读者通过这句话不仅看到了炉子,也看到了炉火,给冰天雪地增加了一抹温暖的亮色。通过“冷”与“暖”的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一细节描写折射出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

一个简单的断句背后有无限深意。它启发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文本解读“关键处”,获得属于自己的认识,进而让教学更有深度。

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湖心亭看雪》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内蕴深厚。由于时代的隔膜,学生很难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教师如何把自己的解读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怎样的指导、点拨,才能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的独特情思?我的经验是从学生的“学”出发。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拘泥于字词翻译,容易破坏文本的整体感和美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我在教学时,围绕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有意识地整合新旧、贯通古今,实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例如,解释“上下一白”的“一”时,联系《岳阳楼记》中“长烟一空”的“一”,两者都解释为“全”,加深学生记忆。又如,学生很好奇“白”字为何还可以解释为“酒杯”。

我先通过课件展示古人的酒杯和“白”字的演变过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讲授新知;再拓展“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张潮《虞初新志》)和“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等,加深学生记忆。又如,理解本文关键词“痴”时,我列举“痴”的常用义项“1.傻,无知(白痴);2.精神失常,疯癫(痴癫);3.入迷,极度迷恋(痴情)”,引导学生辨析,明白“相公之痴”应理解为“入迷,极度迷恋”,自然实现由“言”向“文”的过渡,深入文本揣摩“痴行、痴景、痴情”,聚焦式探索作者的精神世界

找准教学定位,发挥自读课文价值

文言文教学的“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最终落点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展现的情感追求十分丰富,既有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又有超脱世俗的闲情雅致,还有人生渺茫的慨叹、深沉的故国之思等。这都是学生理解鉴赏的重点。

此外,《湖心亭看雪》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应找准自身定位,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判断、创造等能力上,搭建学习支架,调整教学环节,优化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点拨。我依据王荣生教授提出的“放过、突出、深入、分离”自读课文教学原则,围绕“分析作者所言之志、所载之道”,教学生采用比较鉴赏的阅读策略,并设计了四个阅读支架,帮助学生整合、升华、迁移,对文人雅士的“孤独”获得更为系统的理解。

一是解字观其行。我给出重点词和重点语句,帮助学生从天气、时间、行踪三个角度理解这次看雪之行的特殊之处。

(1)天气: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万籁俱寂)

②“拥毳衣炉火。”(寒冷刺骨)

(2)时间:“是日更定矣。”

(3)行踪:“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

二是品句赏其景。我给出以下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感受文字所描绘的天地无界、物我相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3)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三是对比析其人。学生找出描写金陵人和“余”的语句进行对比品读,理解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情怀,乘兴而往、尽兴而别的雅趣以及对故土的思念。

四是矛盾品其痴。周作人在《知堂书话》中曾说:“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写的生活的背景。”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湖心亭看雪》的诸多“矛盾”之处,如色彩的黑与白、温度的冷与暖、景物的大与小、人物的隐与显、情感的悲与喜以及与金陵人“答非所问”的对话等,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矛盾背后的情感逻辑,感悟文本“独抒性灵”的写作风格,理解作者的独特情思。

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教学《湖心亭看雪》,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不能说哪节课是完美的,但我会通过不断地复盘、反思、总结与提升,努力接近我心中的完美课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教法|经典之作 常教常新——《湖心亭看雪》教学三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