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日本东京的文京区、埼玉的浦和和志木,正在悄然被中国家庭“攻占”。
学区房价格一路飙升,补习班里中文声此起彼伏。有人说,这是教育焦虑的跨国延续;有人说,这是中国家长的“全球内卷”。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带着对更好生活的憧憬,选择告别故土,踏上异国他乡的旅程。如今,这股移民潮甚至催生了一个新词——“润”。而那些选择日本作为目的地的人,被称作“润日”。他们的到来,正悄然改变着日本社会的面貌。
东京的文京区,如今俨然成了中国富裕家庭的首选。这里不再只是东京大学所在的学术圣地,更成了“润日”们的教育梦开始的地方。街头巷尾,能听到孩子用中文讨论数学题;学区房市场,买家的名字逐渐由“佐藤”“田中”变成了“王”“李”“张”。
“为什么是文京区?”
在一家专门面向中国客户的房地产公司工作的闻桑一语道破天机:“因为这里有东京大学,还有日本数一数二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文京区治安好,环境宜人,适合养育孩子。”
但“润日”们的热情,似乎不止于此。文京区内,有四所小学被奉为神坛——“3S1K”,即“诚之小学、千驮木小学、昭和小学、窪町小学”。这四所小学因高升学率、悠久历史和严格教学闻名于中日两国家长圈。在国内社交媒体上搜索“文京区 3S1K”,你会被大量攻略、心得和房产广告淹没。
胡女士就是这股“学区房潮”中的一员。2018年来日的她,原本在东京郊区生活,直到无意中刷到国内社交媒体关于3S1K的介绍,夫妻俩立刻决定“孟母三迁”。2023年,他们卖掉郊区宽敞的新公寓,花近两亿日元,买下文京区一套70平米的塔楼公寓。
“家小了不少,但心里踏实。”胡女士笑着说。女儿顺利进入了昭和小学,她和其他中国家长一起,开始研究日本中学受验的“必胜攻略”。
但“润日”们的涌入,也带来了不小的“文化碰撞”。
一位日本邻居曾半开玩笑地抱怨:“以前这里晚上很安静,现在常常能听到妈妈们用中文大声督促孩子背书。”
文京区的房价,更是因这波移民热潮水涨船高。从2022年到2024年,中国籍居民数量增加了近3000人,增幅高达60%。学区房的价格,仿佛被“镀金”一般。
“教育是硬通货。”中国父母深谙此道。
他们相信,只要孩子能进入好学校,一切付出都值得。毕竟,在中国,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的少数学校,“学区房”早已成为家庭竞争的核心战场。而日本相对“公平”的学区制度,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徐先生是一名正准备“润日”的中国父亲。他在中国的大城市工作,计划明年带着妻儿搬到埼玉县的浦和区。
“本来想住文京区,但房价实在太高,最后选了浦和。”徐先生说,他花了数月研究日本的学区和房产市场,甚至翻阅了“大岛てる”这个专门标注“凶宅”的网站,深怕花大价钱买到“问题房”。
徐先生坦言:“自己全家移居日本,首要任务就是给女儿找到一所理想的小学。经过一番考察,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浦和区的两所名门小学之一,并毫不犹豫地掏出2000万日元,买下学校附近的一套木造公寓。他笑着说:“房子本身如何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选学区,才是决定买房的关键。”
浦和区,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埼玉地区,如今在东京的中国不动产圈子里被戏称为“小文京”。这里拥有林立的补习班,被冠以“塾银座”之名,成为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争相涌入的热土。日本家长们自然不必多说,而中国家庭的涌入,更是让这片文教地区的房价一路飙升。不仅如此,连同样以教育资源闻名的志木市,如今也被调侃为“小浦和”,正在被中国移民视为潜力股。
徐先生选择浦和的原因是因为这里的教育,但徐先生的目标可不止是浦和的小学,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埼玉最难考的私立中学——栄东中学。
但他其实并未将荣东放在眼里,面对采访,他语气淡淡地说道:“其实在很多中国家长的眼里,栄东也只是个备胎罢了…”
看到这里,真的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家长的内卷程度。
以往,国内的孩子从早到晚被课业填满,升学压力让不少家庭喘不过气。相比之下,日本的教育环境显得宽松许多。那时候大家都很憧憬日本的宽松教育。
但讽刺的是,随着来日本的中国式父母越来越多,这种教育竞争的“内卷”氛围,也被一并带到了日本。
在3S1K小学中,一些日本家长开始反映,课外班里中文声逐渐占据上风;文京区的中学补习班,也被这些目标明确的中国孩子攻陷。
“有时觉得,我们只是换了个国家,继续参战。”胡女士笑着说,但眼中透出复杂。
而对于日本社会而言,这股“润日”热潮意味着什么?是新鲜活力,还是教育资源的新一轮争夺战?
答案,或许在这些孩子未来的成长轨迹中,才能揭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中国家长涌入日本,多地学区房遭疯抢,内卷版图蔓延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