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中等生到了高中之后都有一个特点,6门学科成绩都不够稳定,每次取得一次好成绩,下一次肯定会考砸,无论是分数还是排名,起伏都会很大。
而尖子生是怎么做到一直稳定发挥,且长期保持优秀的?他们又是怎么学习的?今天柒月就来跟大家聊聊,中等生到尖子生,关键差几步?
01 强烈的成功意愿
任何一位班级或者年级的尖子生,必然要有极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成功意愿。
这里说的意愿,外界加之于你的是不行的,比如父母的期待,老师的叮嘱都只能算是一小部分的推动因素,但一个人只有在执行由衷的意愿的时候才会感觉不到苦累。
比如你有强烈意愿考上××大学,就会在大脑里一遍一遍的加深自己成功的意愿,想象实现愿望之后的美好场景。要让自己每时每刻都被这个意愿包围着,简单来说就是给自己洗脑,洗脑到潜意识都深信不疑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保证自己强烈意愿的不可动摇性。
02 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全浸入式学习
高中三年时间是最宝贵的,但仍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经历过无效学习。
无效学习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有负面情绪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另一种是假努力,跟风学习,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无脑套用,其实不一定适用于自己。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是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你想超越一般人,就要把视线重新聚焦回自己的强烈意愿。告诉自己,痛苦只会让你的效率低下,提前戳破了情绪的困扰,你就会比别人多出了学习时间。
做样子学习是最傻的事,看起来是你起得早,做得题多,睡多晚,玩得少,可得到的回报却最少。所以,要拒绝一切低效和形式上的东西。只要坐在椅子上开始学习,就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是高效的。
最重要的是注意休息,想时刻保证自己处于最佳状态,轻装上阵,好的睡眠质量才是第二天聚精会神的基础。
03 清醒认识自身扬长补短同时懂得取舍
每天分配三成时间给强势科目,精益求精给自己提分;分配七成时间给弱势科目不给自己拖后腿。取舍,指的是你要舍去一些怎么拿也拿不到的分和一些付出时间成本远超过收获分数的项目。
比如最难的两道数学大题,如果目前能力不够先扔掉,先把不能丢分的基础部分拿下,因为最难的两道你不会,大部分人也不一定做对。
再比如对于语文6分的默写,只需要把课文背熟,重点常考的记住再防范一下错别字,就可以稳拿的分就不要轻易丢掉。
04 善于利用学习环境,懂得自我反思和调整
主动向同学、向老师、向网络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不要因为脸皮薄就死倔强,硬挺着一个问题都不敢向老师提问。
有机会就别忌讳,跟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转化为自己所用,这一步会让你直接略过中间自己苦苦摸索的部分。
针对题型,立意,考察角度及模块,揣摩出题者思路,研究同题型的答案的相似之处,对比与自己所做回答的不同之处并作出改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05 超稳的考试心态
一个能考出好成绩的人,一般是不悲不喜心态平稳的人,要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状态,这样就没什么意外能打倒你,而且往往还能超常发挥。
学习考试很多时候玩的就是心态,心态稳沉着冷静,对不会做的题,烦人的监考老师,上午没考好的试……都能应对的话,往往能取得有限条件内最好的成绩。
也许太多的时候,你的成绩总在中等上下浮动,忽上忽下或许有一两次爆发,但更多时候是平平无奇;也许太多的时候,你总在成功和失败之间来回徘徊,引以为傲的学科一次又一次的背刺,不擅长的学科压的怎么也喘不过气……
但内心的倔强和过往的光彩,不允许你接受这份普通卑微,即使努力到最后都无济于事,也别总在励志和摆烂中反复横跳,在自艾自怨中迷茫彷徨,星星总会淡黯淡,但也只有不断积蓄力量才会勇往直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5步决定高中是尖子生还是中等生,跟智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