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号,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两个女生被一名精神病患者无差别杀害。
当时网上流传现场视频,小编点了进去,却也成为小编上周最后悔的一件事。
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内心不够强大,还是共情能力实在太强,视频中的恐怖画面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总想到那把尖刀数次穿过双掌,直入心脏…
每感受到这,不由得紧闭双眼,一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二是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
由于画面太过于血腥,特首李家超发表声明:表示明白市民知悉事件后,可能感到不安及担心,特别是一些关于此案的影片在网上流传,呼吁大家停止转发有关影片,如感到情绪困扰,应寻求专业协助。
不得不说,港府的行动也很快。
医院管理局了解曾在现场目睹意外或在网上浏览过事故片段的市民,可能会出现不安情绪,为提供情绪支援,有需要市民可致电2466 7350,无须预约,专业医护人员会提供协助,有关专线24小时运作。
另外,社署于案发现场附近设立流动服务站,向受事件困扰的市民提供支援,流动服务站设于港铁钻石山站C2出口,服务站会向市民派发单张,讲解处理情绪困扰的方法,社署临床心理学家亦会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情绪辅导。
除此之外,因事件受情绪困扰的市民亦可继续致电社署的24小时电话热线2343 2255或香港红十字会的热线5164 5040求助。
然而,事隔不足24小时,美孚新邨又出现持刀汉,引起社会人心惶惶,在今天上午,香港警方又接到一起疑似“斩杀案”的案件。
今日(5日)上午11时许,警方接到深水埗桂林街115号一唐楼单位女子(巴基斯坦籍)报案,说:
“丈夫持刀袭击她及3名女儿,
并杀了3个小孩。”
“丈夫已经逃走。”
又是一起凶残的斩杀案?!
要知道,近两天来,香港警察接到的持刀伤人事件,登上新闻的已有3条之多!而这次,怎么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
香港,到底怎么了?
接到报案后,香港警方随即荷枪实弹,封锁现场多条街道追寻在逃丈夫。
但是,在经过调查后,警方发现,案件并不简单!
首先,消防在到达现场后破门而入,发现在单位内的女户主,并没有她所讲述的遇袭伤势,3名巴基斯坦籍女童(2岁、4岁及6岁)昏迷不醒,但却没有身中刀伤。
救护员把孩子由救护车送往明爱医院抢救,但很遗憾的是,3名孩子都没有被抢救回来,死因被断定为“闷死”。
在感到遗憾、痛心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好奇:
孩子的父亲在哪里?
真相到底是什么?
再三盘问下,报案女事主后来才承认杀害了自己的三个孩子…
来源:星岛头条
由于她现时语无伦次,不断说有鬼,警方正调查她是否有精神问题,并将会先把她送进医院,
案件初时列作“袭击及有人受伤”,现改列“谋杀”。
另外,香港警方也找到她的丈夫,他也驾驶货车赶回现场协助调查。
那么,明明是自己“闷死”孩子,为何却报警却称“斩杀案”。
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小编猜测,可能就是“钻石山案件”产生的“涟漪效应”,使得母亲臆想出孩子被斩杀的情形。
“涟漪效应是在描述一个事物造成的影响渐渐扩散的情形,类似物体掉到水面上,所产生的涟漪渐渐扩大的情形。”
其实,一般人如没有犯罪倾向或异常人格,很少会因为接触到杀人事件的血腥画面和信息,从而模仿犯罪;
但如果有人本身已有犯罪倾向或异常反社会人格、边缘人格,经传媒大肆报道或社交媒体传播相关信息,加上该人士迷恋有关犯罪形式,的确有可能会受到影响,有样学样去模仿。
以前模仿犯罪的主要传播途径,透过电视、电影或新闻报道,现在经由社交媒体已很容易传播及引发模仿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港府和红十字会呼吁大家停止转发有关影片的原因之一。
但“涟漪效应”背后,反映的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若出现模仿犯,则社会或早已存在深层次问题,例如对社会制度有很大不满情绪或者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才会形成这类人士潜伏在社会大众中,需要透过这些极端残暴行为去宣泄情绪。
目前,在许多国家与地区,“精神病”似乎与“暴力”密不可分。
不过,平机会行政总监朱崇文在电台节目表示精神病有不同种类,市民“完全没有必要”把精神病与暴力挂勾,因为环境亦是影响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理解市民对于突发事件的感受,但若对精神病患者有过份的负面看法,则有可能属于违反歧视条例的行为。
你怎么看呢?
另外,大家认为,如何才能减少或避免精神病人犯罪呢?留言区不妨说出你的看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又出事!3名儿童被父斩杀?香港,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