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升格为私立大学,还想再上一个台阶,申请成为“应用科技大学”(简称应科大)。
校长陈慧慈信心十足,预计今年3月评审局公布结果后,就能正式启动申请,最快2025至26年就能成功升级。
先来说说“应用科技大学”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应科大就是比传统大学更注重实践、紧贴行业需求的高等学府。
相比于港大、中大、科大这些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传统大学,应科大的课程设置更加务实,强调技能培训和行业应用,目标是培养“即插即用”的专业人才。
不过,香港的应科大其实才刚起步,但进展非常快。
2024年3月,香港都会大学(都大)率先获批,成为本港第一间应科大。
其次,它的招生表现非常亮眼,2023-24学年,东华学院的收生增长了33%,是本港自资院校中增长最快的。
当然,THEi也不是吃素的,它的应科大申请进度也相当快。
目前,THEi已在“运动及康乐管理”学科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的学术评审,这是该校获得的首个“学科范围评审资格”(PAA),意味着它已经跨出了关键一步。
该校校长刘建德信心满满,预计最快明年就能成为应科大的一员。
他还透露,THEi计划在2026年开办运动及康乐管理硕士课程,看准的正是未来启德体育园落成后的人才需求。
此外,THEi去年11月还获批了首个硕士课程“工商管理(数码转型)”,结果大受内地生欢迎,首届就录取了约300名学生,并在本月正式开班。
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该校课程的吸引力,也侧面反映了应科大模式的市场潜力。
那么,东华学院和THEi成功升格后,香港的大学生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人担心,应科大越来越多,会不会影响香港八大生源?
其实,两者并不直接竞争,反而是互补关系。传统大学侧重学术研究,培养的是研究型、理论型人才,而应科大则更注重实践,培养行业紧缺的技术人才。
近年来,香港在科技、医疗、体育等多个领域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而传统大学培养的人才未必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应科大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为香港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即战力人才。
而且,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香港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政府希望通过应科大模式,提升香港在职业教育和高等应用教育方面的竞争力,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目前,香港有6间自资院校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取录内地生,其中都大、树仁大学和恒生大学的限额是20%,而东华学院、珠海学院和THEi的限额仅为10%。
东华学院早前已向教育局提出,希望将内地生限额提高至40%,但政府暂未批准,只建议学校多招收海外学生。
对此,陈慧慈直言,政府要打造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但又不放宽内地生限额,这与政策理念有点矛盾。
未来几年,香港的应科大格局将逐步成型,预计东华学院和THEi成功升格后,香港至少会有四间应用科技大学。
这不仅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地位将大幅提升,也让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时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不再是“八大”一家独大,而是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并存的格局,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东华学院冲刺应科大!香港高等教育迎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