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再添新成员?“香港工商大学”或将近年内诞生!

最近,香港教育界传来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香港理工大学专业进修学院(PolyU SPEED)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升格为一所私立大学。

这个目标引发了不少讨论:一个原本以副学位和学士衔接课程为主的自资学院,真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升呢”梦想吗?

这背后到底是一次教育转型的机遇,

还是一场挑战重重的冒险?

理大SPEED的升格计划,实际上是伴随着《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的修订而启动的。该条例最早制定于1960年,对于如今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已显滞后。

政府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求各大资助大学旗下的自资部门必须在法律上独立注册,也就是说,要有更明确的治理和法律身份。

这对SPEED来说,既是一次制度上的规范化,也被视为一次发展的新契机。院长陈继宇在出席学院周年晚宴时公开表示,学院会配合条例完成注册,并希望在三年内正式升格为私立大学,升格后名称暂定为“香港工商大学”。

从政策层面看,这一目标并非空谈。教育局此前提出的“私立大学发展路线图”中,对课程种类、学生人数、研究表现等均有明确要求。

陈继宇指出,SPEED目前在这些方面基本已达标,课程涵盖商科与工程等专业领域,其中不少课程还获得了国际权威认证,例如AACSB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的认证。

此外,SPEED的财政状况长期独立于母校理工大学,虽然治理上仍依照理大的质素保障机制,但已有一定自主运作的基础。在《专上学院条例》修订通过后,SPEED将可以按新机制独立运营,并向学术评审局申请成为大学

不过,SPEED的“大学梦”

并非毫无争议。

理工大学随后发表声明澄清,陈继宇的言论属其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学校立场。

这番回应让外界产生疑问:母校是否真正支持SPEED独立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因此发生微妙变化?

陈继宇则强调,即使升格为大学,学院仍然是“理大百分百拥有的机构”,这种隶属关系不会改变。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SPEED希望在追求独立的同时,保留与理大的纽带。

这种模式,在国外一些大学体系中也不乏先例,比如大学集团式管理,既有一定自主性,又共享资源。

从发展趋势来看,SPEED近年来确实有不少亮眼表现。内地生源比例在短短两年内从3%上升至8%,显示出一定吸引力

陈继宇提到,内地大专生“专升本”的比例目前仅约两成,意味着有大量学生仍在寻找升学渠道,香港的自资院校恰好可以提供一个“接力点”

他还透露,SPEED已经与内地近百所高校展开合作洽谈,等待独立注册后将签署具体协议。

与此同时,SPEED计划在2025/26学年新增近100个课程,包括更多的学士衔接课程和硕士课程,扩大课程覆盖范围,并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最高可豁免全额学费。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学院对未来招生与课程竞争力的高度重视。

当然,要从一个自资学院迈向一所大学,远不止“换个名字”这么简单。

除了政策支持和课程数量之外,还需要在师资、科研、国际交流等方面持续投入。尤其是在香港高等教育体系高度竞争的环境下,新晋私立大学如何与现有大学抗衡,是升格后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更关键的是,社会对大学的认同感,并不仅仅来自于一纸批文,而是靠长年累月建立的学术声誉和毕业生质量。

SPEED未来如果真的成为“香港工商大学”,那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满足更高的公众期望。

从这个角度看,升格只是第一步,更长远的挑战在于如何立足本地、拓展国际,真正实现从职业导向型学院向综合型大学的转型

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动向。如果SPEED能顺利完成转型,并在学术质量与课程设置上持续进步,未来的学生将有更多元化的升学和发展路径;但如果过程中政策未明、资源分散,也可能造成一段时间内的不稳定。

这场从自资学院到私立大学的转型,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考验。

SPEED是否能在三年内完成目标,还需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都为香港高教体系提供了一个值得观察的案例,也为教育多元化发展开出了一条新路径。

最后,你期待香港工商大学的诞生吗?评论区欢迎留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香港高校再添新成员?“香港工商大学”或将近年内诞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