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GEP高才班过来人和失意者亲述得失,父母:不得不跟着卷!

推行40年的高才教育计划(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简称GEP),目前每年筛选出数百名学习能力最超群的约1%小三生,他们从小四起转入九所指定小学接受栽培。
这项计划的本意是要因材施教,却往往被视为把九岁孩童划定为“高才生”或“非高才生”的考试,多年来牵动不少人的敏感神经。近年,考入高才班更在不少家长心目中成为名校“入场券”,为此全力以赴,上增益课和补习班风气愈演愈烈。
政府近期宣布,高才教育计划将从2027年起更新模式,《联合早报》访问高才班毕业生、学生和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探讨这项计划的教育初衷、人们的复杂纠结的心态,以及对未来新模式的期许。
实行40年的高才教育课程模式将更新,所有小学2027年起以更包容的新形式栽培能力较强的学生。按照新模式,每届约10%较高能力学生会在各自校园内上增益课。部分能力更高者,可到附近学校参加课后增益课程。(教育部提供)
■GEP毕业生:收获社交等软技能 才是学习更大意义
年幼时曾与同学格格不入,懵懂进入高才班后才找到知音,不少受益于高才班的毕业生认为,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只是其一,社交与情绪需求获得满足,意义更重大。
集律师、诗人和剧作者身份于一身的张玮真(35岁)受访时亲切健谈,但她称,小学低年级时个性有些“古怪”。例如,学习进度快的她,做完老师给的作业后觉得闷,与另一名同学一起在班上开办“学校”,还手写“教材”,给其他学生“发作业”,自告奋勇当起小老师。
“我们是想帮同学们学习,但搞得大家压力挺大的……显然我那时缺乏一种自觉和敏感度,没有察觉自己功课好,硬要同学加入我的‘学校’,可能会让其他人心里不大舒服。”
她原本就读于新加坡女子学校,小四转入莱佛士女子小学的高才班,毕业后升读莱佛士女中高才班。
进入高才班 得以发挥写作创意
张玮真在2008年获颁总统奖学金,到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修读法律,毕业后曾担任总检察署的副检察司。擅长驾驭语言的她在小学低年级时,其实英文作文成绩不佳,原因是她时常不按照提示写作,而是自由发挥。
“到了高才班,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语言的起源’,我可以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力。老师后来在班上把我的作文念出来,还说我有当作家的潜力……当年若没有这段经历,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写作人!”
对张玮真来说,编入高才班的可贵之处,不仅是帮助较高学习能力的学生发挥所长,而是课程也强调对这群喜爱表达意见,对凡事都有强烈立场的学生,教导情绪管理、自省、社交和化解纠纷能力与技巧。
小四那年,她与一名同学对一出自编自导短剧的主题各持己见,激烈争论后陷入冷战。一名教师说,她们俩的个性强烈,如果相互合作,不但相得益彰,而且都有能力成为更好的学生领袖。老师的这一番循循善诱,启发了张玮真与同学相互妥协,化解纷争,至今仍是好友。
■GEP失意者:落选沮丧后 学会专注强项
曾因与高才教育计划擦肩而过而沮丧,目前在北京大学深造的新加坡学生黄俊恒(21岁)早已释怀。见识过一山还有一山高,他专注发展自己的强项,拒绝“内卷”(盲目竞争)。
毕业自邻里小学的黄俊恒,从小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很高。在他印象中,当年小学生为高才班遴选备战的风气虽不像现今这么普遍,但到了小三通过第一轮高才测试后,为应付第二轮选拔,他也曾和同学一起“刷考题”。他当时发现,几所开设高才班的小学的数学和科学试卷往往更刁钻。
“我心想,名校学生平日学习内容难度很高,备战小六会考的起跑线肯定更超前。每年学校少过10人考入高才班,我那时的成绩在10名内,觉得若转入名校,就能接触更好的学习教材,也想体验‘从池塘闯入海洋’的滋味。”
也许是给自己不少压力,黄俊恒没通过第二轮选拔时,觉得“仿佛天塌了下来”。
被认定不是高才生后 更确信得靠后天努力
如今回想起来,他认为当时自己的反应过大。“我学校那年有八名学生通过第二轮选拔,转入GEP小学。后来,教师安慰我,我的成绩排第九,与高才班擦肩而过。”
被认定不是高才生后,他更确信得靠后天努力。在小六时,他在同学眼里是“放学后赶回家做考题”的学生。最终他如愿考入华侨中学。由于对新闻工作感兴趣,他成功申请新报业媒体信托新闻从业奖学金,入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黄俊恒不后悔当年为应付考试做了大量准备,但坦言错失了不少和小学同学玩乐聊天的机会,也放弃了一些与考试无关但感兴趣的增益课,难免留下些许遗憾。
心态成熟后,他对当年高才班选拔栽跟头已释怀。他指出,毕竟人生道路上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如今他更注重在学习和兴趣方面平衡发展。
■奋进中家长:不是过度竞争 是帮孩子实现潜力
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孩子资质突出,相信通过高才教育计划转入名校,可获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不认为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栽培孩子,是过度或盲目竞争,而是在帮孩子实现潜力。
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家长高远(化名,39岁,自由业者)受访时说,在她的社交圈子里,有不少高学历的专业人士,或曾拿奖学金到新加坡读书并在新加坡定居的新移民,这些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全面发展。
她的女儿目前在邻里小学就读小二。在她看来,高才教育计划是让女儿转校的途径。对于自己有经济能力和资源培养孩子,她不认为这是过度竞争,而是在帮助孩子实现潜力。
“我自女儿一岁起就陪她阅读。女儿五六岁就能阅读《哈利波特》原著,她很享受阅读的乐趣。她入学前也掌握了基本加减乘除,比她班上同学的程度高了很多,小二班上大多数同学做数学还在掰手指头计算。”
她认为,女儿在班上和同龄孩子没有共同话题,由于教师要照顾整体的学习进度,女儿时常觉得无聊。
“我担心,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不能得到满足。如果通过GEP实现转校,她就能与有共同知识面、认知水平的同学交流,会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和个人发展。”
家长内心纠结 不想过孩子压力又“不得不跟着卷”
也有家长不想过早给孩子压力,但看到别人的孩子上高才预备班,又不希望孩子因不熟悉题型而在选拔时吃亏,认为自己“不得不跟着卷”。
王姓家长(37岁,销售)最近让在邻里小学读小二的女儿报读高才班预备班。她坦言,不确定孩子是否属于那1%的高才生,但还是希望孩子可先通过第一轮选拔。
“GEP是一个让孩子去更好学校的好机会,我们既不希望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导致他们把成长时间都花在补习上,又不能完全不做准备,内心是很矛盾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新加坡GEP高才班过来人和失意者亲述得失,父母:不得不跟着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