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如何选择城市,各位家长在看城市之前请务必保证你已经选好了专业,院校和城市的选择以及升学路径的选择,都一定是建立在你已经完全确定下专业方向的前提下,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确定下专业,那么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定下专业,而不是跨步骤去看城市和升学路径等等。
为什么要给大家这个提醒,因为很快就要迎来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了,近期咨询的家长都一味的问我自家孩子适合什么升学路径,适合在哪些城市发展,当我问到他们现在有没有定下专业的时候,全部都是模棱两可的状态,要么就是罗列出一堆专业,没有侧重点。这样是肯定不行的,报考专业要选择一到两个专业作为主攻专业,其他专业要果断排除。选择专业的本质是选择行业,如果你连自己想从事什么行业都不清楚,那怎么谈得上选择一个行业内认可的院校呢?又怎么谈得上选择一个有相关产业的城市发展呢?所以说,专业的选择一定是第一步,请各位家长做好这第一步。
今天的主题是针对于中低分段的学生,在确定好专业的情况下进行城市的选择,这其实有三种不同路径。中低分段考生可以选择就业意向地区的院校就读,但必须提前了解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自身因素匹配。
产业因素是你要搞清楚这个城市他主要有哪些产业集群,你就去这个城市的院校去学习这个产业匹配的专业,在院校选择的时候,要找到你选择的专业被校招最多的院校,即该城市较为认可的院校进行报考。自身因素是你要评估自己毕业后五年的存款和家里能给你的经济支持能不能够这个城市房子首付的中位数,还要评估你毕业后校招收入是否能够让你从容的支付每个月的房贷,根据这两个标准用排除法来选择城市。
中低分段考生可以选择外地的行业特色院校,这类院校必须具备全国影响力, 就算是大专和二本也可以报考。如果你想毕业回老家就业,那么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要提前 关注你老家的产业结构,然后根据你老家的产业来定报考的专业,去选择外省的行业特色院校相关专业进行报考。
中低分段考生可以选择专为本地企业供给人才的院校进行报考,这个就是具体 定位到在你老家的具体公司,看看他们一般去哪些院校招人。对于想进老家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系统的,也是通过这个法则进行报考规划,对于老家的公司调查取证比较方便,这个时候 先定下岗位,根据岗位来问他们需要什么专业,一般在哪个学校进行校招,还有大学期间能不能进去实习。这几个问题必须要问清楚,根据先后顺序逐一进行报考。
以上三种思路是中低分考生在利用有限的分数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城市选择技巧,其实就是根据企业或者单位的需求来量身定制你的学历。这三种方法会有时间延后性,例如你当地的企业的某个岗位可能今年需要去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招聘,可是等你四年后毕业了,他突然就不去这个院校的这个专业招聘了,那么你就很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尽可能达成这三个条件,把有利于我们的地方尽可能多攒一些,这非常考验规划能力,建议找专业规划老师进行咨询。最怕的就是你看了这篇文章的观点后觉得很有道理很新奇,然后只学到皮毛而不去实地考察,这样就会想当然的做报考规划,这是非常危险的!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集合了院校,专业,行业三部分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你有相关行业背景并且清楚高等教育体系和研究生教育体系,还需要你真的懂行业和就业,这样你才能给学生规划出一个科学可行性高的报考方案,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就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就算读研也是为了硕士毕业后更高质量的就业!
在中低分学生的报考规划当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考察专业,城市和院校,因为分数不高代表着低容错率。你需要先知道你能够去哪一个城市,然后去看这个城市的产业有哪些,分别处于产业结构的哪个地位,以及产业分布。搞清楚了以上部分你就可以去找到具体的公司进行调查了,把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基本上城市就可以定下来了。
看看,我一直说无论什么分数段的学生都值得做个高考志愿填报规划,意义就在这,经过系统专业的规划后学生只要在大学期间不犯致命错误,那么本科毕业后都可以实现同等分数段下最高质量的就业,这不比你在高考的时候蒙头复习多考30-50分强吗?你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去211学校读大学的同学就业质量不一定比去一本院校的高,学生读了大学,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新阶段,选择远远大于努力,而家长智慧却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孩子的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中低分数段孩子选择城市的方法论,家有高考生点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