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高考经过了十多年各省、各校各自为政的出题模式后,2024年书法高考将归于统考。2024年全国各省市书法统考大纲上皆统一于“篆书必创”这一书体。
张怀瓘关于秦代小篆最有价值的评价是“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道出小篆在文字、书法历史演变中的开创性、本源性意义和继往开来的纽带作用。所以,书法高考以篆书作为必创字体,是抓纲之举,也使书法高考学习的方向感与条理性更加明晰,对高考书法教学和书法专业考试的导向性更加明确。
篆书属于古文字。学习篆书,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是学生梳理和积累古文字学、古典文学、古典哲学的必经之路。从笔法和结构的传承上看,对理解和学习隶、楷书等书体,亦是溪流归海,顺理成章。
“篆书必创”告诉我们,书法高考是书法体系的学习,而非对单个字体或个别书家的学习,小篆教学,必须把握识篆、明法、悟道三个层次。
一、识篆
“六书”有言:“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从《说文解字》入手,能使我们熟练掌握小篆部首,寻找汉字结字规律。《说文解字》540个部首,是小篆字体的主要构成单位,共9353个单字。此书研究对象是小篆,上可考证甲骨文、金文字体演变,下可分析隶书、楷书的发展流变。
掌握小篆部首辨识小篆,既能解决识篆的问题,也可解决望文生义的问题。
比如,“北”(会意字),人相背也。“北”的字形演变:图片(“北”,甲骨文),图片(“北”,西周中期金文),图片(“北”,小篆,《说文·北部》)。北也,乖者,戾也。此于其形得其义也。军奔曰北。其引申之义也。谓背而走也。韦昭注国语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申之为北方(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故“北”最初是二人背对而立,即“违背”之意。军队打了败仗,反向逃跑,称为“败北”,这是引申义。后来“北”就专指方位了,如“北方”。
再如,“西”(会意字),鸟归巢也。“西”的字形演变:图片(“西”,甲骨文),图片(“西”,西周金文),图片(“西”,小篆)。释义: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凡西之属皆从西(《说文解字》)。“西”,鸟在巢上也。象形。下象巢,上象鸟,会意。上、下皆非字也,故不曰会意而曰象形。鸟在巢上者,此篆之本义(《说文解字》注)。
明白了篆字的基本构造,明白了字形与字义的联系,篆字的音、形、意三者就会神至意到,这就是识篆。
再如“重”(会意字)。“重”的字形演变:图片(“重”,商晚期甲骨),图片(“重”,战国早期金文),图片(“重”,小篆)。从商晚期字形来看,它是一个人在土地上(壬),背着一束(捆束的)东西。徐锴曰:“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即厚重。释义:重,厚也。从壬东声。凡重之属皆从重。柱用切(《说文解字》)。“重”字,现在人们从文字的结构,拆为“千”“里”为重,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不能望文生义。
再如,汉字中“”字头的字,如“春、秦、奉、奏”等字,古汉语中,它们的部首是不一样的。春,“艸”部。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说文解字》)。其字形演变:图片(“春”,甲骨文),图片(“春”,金文),图片(“春”,秦系简牍文字),图片(“春”,小篆)。春,催生。字形由“艸、屯、日”构成,表示草在春天生发。
秦,“禾”部。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秦从秝。匠鄰切。其字形演变:图片(“秦”,甲骨文),图片(“秦”,金文),图片(“秦”,战国文字),图片(“秦”,小篆)。秦,伯益的后代所受封的邦国。秦地宜稼穑禾谷。字形采用“禾”和有所省略的“舂”会意。一种说法认为“秦”是禾谷的名称。
奉,“廾”部。奉,承也。从手从廾,丰声。扶陇切(《说文解字》)。图片(“奉”,金文),图片(“奉”,战国楚文字),图片(“奉”,小篆)。意为奉,敬承。字形采用“手、廾”作形旁,采用“丰”作声旁。
奏,“夲”部。奏进也。从“廾”从“屮”。“屮”,上进之义。字形演变为:图片(“奏”,甲骨文),图片(“奏”,金文),图片(“奏”,战国文字),图片(“奏”,小篆)。
由上可知,战国时期字形开始脱离甲骨文、金文,雏形于方块字体了。而隶变之后,都归于“”字头。如果从部首理解字义,无异于盲人摸象不知其可了。所以,识篆还可以解决望文生义的问题。
二、明法
识篆之后也要明法。这里的法有笔法、结构、章法,还有字体的演变过程。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古老的篆书文字具有浓厚的“为物赋形”的象形意味,甲骨文字的点、曲线、直线组合的统一与变化形象美,商周时期钟鼎铜器大篆体铭文有着文字上的整齐、庄重和装饰美,这些书法意识都有着精心的艺术构思,渗透着高度的审美情趣。
秦统一后的小篆书体,结构更加严谨规范,用笔更加整齐。无论是大篆、小篆,在汉字的三要素字形、字音、字义的统一,加之书法三要素笔法、结构、章法的完备上,使得篆书书法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张怀瓘言篆书“作楷书之祖”一语告诉我们,小篆符号法式启导了楷隶之类的抽象书写符号的出现。
书法高考以篆书创作为主要创作书体,就是以篆书为开端,成承上启下之功。
从笔法特征上看,甲骨文是单刀锲刻以刀代笔;金文主要是范铸,以铸代笔;石鼓文开始就有了中锋用笔。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
到了秦篆,笔法、结体、章法成熟,各线条独立成形,笔笔藏头护尾而无牵带,线与线的衔接多用实接法。横笔、竖笔、曲笔单纯明确,结体对称、平正、均衡。
从以上可见,小篆之为必创书体,方便书法高考学生由简入繁,由表及里做精细化的训练和学习。
以《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为例。从笔法上看,《泰山刻石》在中锋稳定规范的同时,其用笔都是逆锋起笔回锋收笔,行笔不紧不慢、不偏不欹、粗细始终如一,圆转中裹挟的沉着与遒劲;结体上出现上紧下松的态势,点画间相对均衡,有的甚至均衡到近乎一种原始的“拙”的程度,几乎绝对对称,秩序井然,相拱相揖。
《峄山刻石》首先起笔藏锋,行笔正锋,收笔回锋,法度十分严谨。这种对中锋圆笔的绝对强调,表现了秦人对殷周古文书法审美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其次,行笔迟涩,线条具有浑劲圆凝的强烈质感。这种具有强烈质感的线条也是中锋圆笔的结果。
《琅琊刻石》的线条圆润劲挺,在技法上与后世篆刻中的“冲刀法”更为接近。笔画线条上,总体粗细均匀,给人以圆浑厚重之感。
再从结体上看,《泰山刻石》转折处极为流利飘逸无生硬之笔。藏头护尾,笔笔精细,一丝不苟如锥画沙,委婉含蓄中自有骨力丰沛之气。横势稳健,纵势豪逸,简练明快,宏伟壮观。虽法度严谨但不失威严雄奇之神采,山岳庙堂之气象,以强劲平稳之骨力,时出飞动流走之生机。
《峄山刻石》具有明显的中正、匀称、严整有序,封闭内向而趋于静态的审美特征。其中正的特点表现在字的中轴线左右两侧体量的对称和平衡上,笔画的分布是围绕着中轴线展开的。其匀称表现为笔画(实)间空白(虚)处的均匀及虚实的对比与和谐。笔画排列有条不紊,绝无张扬轻滑和失控处,使结字给人以严整有序而内向之感。
《琅琊刻石》结体的曲折部分(即弧形)比《泰山刻石》圆活,更表现出活泼的意趣;左右两部分的合体字错落布置形成对比,有的还造成险势,显得多姿多彩而又不失对称与均衡。
刘熙载《艺概·书概》称“秦篆简直,如《峄山》《琅邪台》等碑是也”。杨守敬《〈峄山碑〉长安本跋》云:“笔画圆劲,古意毕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邪台碑》校之。形神俱有,所谓下真迹一等。故陈思孝论为翻本第一,良不诬也。”足见秦篆之古人推重。
“凡隶书中皆暗包篆体”(刘熙载《艺概·书概》)。篆书的形质在隶变之后,对后代各种字体的演变是直接的。
时间纵逝,从篆书始履及隶、草、行、楷,从笔法到结构,到章法,都遵章循法,润染历代书家。所以,高考篆书必创,循法而为,惠及诸体。
三、悟道
隶变以后的诸书体,变以象形为主的造型美到以抒情为主的寓情美。这种抒情性始于东汉,成熟于晋唐。
“夫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孙过庭《书谱》)。元郝经《陵川集》说:“书法即心法也,故柳公权谓‘心正则笔正’虽是讽谏,亦书法之本也。”“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纪纲人伦,显明政体。……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张怀瓘《文字论》)。“心闲手敏”“心正则笔正”“字之与书,理亦归一”乃习书者之人品修炼。
从中国人的哲学和美学的角度看,书法艺术表现的就是道、礼、和。
《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国人常言“文以载道”“书道毕臻”。这个道,不只是书道,更多的是文学、哲学、美学之道。书法是有化人之功的。
礼者,理也,即纹理、条理、肌理。礼,“人道之极也”,即规则的极致,是保证走正道的规则。
道是外修,就书法而言道是形而上的道理;礼是内修,《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礼之极致。就书法而言需要中锋运笔,需要“笔笔还其本分”(刘熙载语)。
“礼之用,和为贵”。行礼的目的是和。孙过庭《书谱》言“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不激不厉”就是“和”。
书法的道、礼、和,从小篆的学习过程中,顺及行楷隶草,用笔守法,结体守矩,练笔法,练人品,练心性,练人之大道。
所以,书法高考自篆书入手,使高考书法固本溯源了,也能使学生凝心铸魂,达到种石得玉的效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书法高考以篆书作为必创字体,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