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意译方法举隅

意译,是指不便直译时,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按照原文表达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字字落实。文言文翻译通常以直译为主,但意译也是一种重要辅助。是否采用意译法,需要考生根据语境作出判断。很多考生对此把握不准,影响了对材料的理解。其实,什么情况下应该意译,用怎样的方法翻译,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略作说明。

遇到比喻需要意译

在文言文中,作者常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摹某种人、事或现象,翻译时不建议直接译出喻体,最好根据语境进行意译。先明确喻体的特征,再根据语境,将本体和喻体结合起来,合理、准确地进行意译。

如《鸿门宴》的“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一句,不能直接译作“秦王有虎狼的心肠”,这样翻译有悖逻辑,也令人费解。作者是在用凶猛的虎狼比喻秦王,因此句子应该意译为“秦王有凶狠残暴的心肠”。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有“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一句,“犬彘”指狗和猪,比喻言行卑劣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行虽然卑劣,但家庭富裕、势力强大,对人颐指气使,这就是所谓的贤能之人”,作者以此形容社会风气的败坏。

遇到借代需要意译

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也叫作“换名”。在借代修辞中,本名与借用名之间具有相关性,借用名能凸显本名的本质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言文翻译中遇到借代手法时,要用意译的方法还原本来的事物,否则会影响句意表达。

如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的“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缙绅”本义是插笏于绅,指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引申指做官的人,翻译时应当意译。又如,古人常用“庙堂”代指朝廷,用“布衣、草野”代指平民百姓,用“三尺”指代法律,用“万钟”指代高官厚禄等,考生复习时要注意积累这些古代文化常识,考场上遇到相关词语时要进行意译。

遇到互文需要意译

互文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个句子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的是两件事,实际上二者说的是一件事,“参互成文,含而见文”。遇到互文句时,需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进行意译,可称之为“合二为一”。

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如果将两句割裂开来,单独译作“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壮士十年之后得胜归来”,不合常理,应该意译为“将军和壮士在十年中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得胜归来”。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有“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一句,“侵职”与“失礼”是“百官”和“群臣”的共同行为,翻译时需要“合并同类项”,将两句并作一句。

遇到委婉表达需要意译

古人出于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等目的,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是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修辞。文言文阅读中遇到委婉表达时,需要通过意译来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如《触龙说赵太后》的“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句中,“山陵崩”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国王或王后之死,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一句中的“填沟壑”指死后没有下葬,尸体被扔在山沟里,常用来婉指自己的死。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有“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一句,其中“衔枚”的“枚”是古代兵卒衔在口中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衔枚”是说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发出声音,在此句中是暗中作战的委婉说法,如果机械直译,会导致表意不明。

遇到用典需要意译

古人为了使文章言简意丰,表达典雅,常常会引用典故。翻译典故时,常采用点义法,即不从字面上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如《滕王阁序》的“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一句,引用了钟嵘《诗品》中“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的说法,来赞美与会宾客的才华。句子可以译为“请各位宾客施展像潘岳、陆机一般如江似海的才华吧”。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意译并非任意翻译,而是在不便于直译的特殊情况下所采用的文言文翻译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意译方法,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材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高考|文言文意译方法举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