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语言现象观察到语言思维发展——一道高考语用题引发的思考

近几年的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呈现出鲜明的情境化特征,通过语用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性语言能力。宋献普老师认为,分析此类试题,不能停留于对语言现象的表层观察,而要延伸到语言思维发展的层次。他站在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培育的角度,对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8题进行分析。请看——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共四套,在试题命制上积极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价值引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与解读,多集中于作文题和阅读题,对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关注相对较少。语言文字应用题近年来呈现出鲜明的情境化特征,通过语用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性语言能力。笔者以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I第18题为例,谈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I给出一段语料,讲了郭老头和耿老头的故事,语言通俗,诙谐幽默。这部分设计了三道题目,其中第18题如下: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坯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这道题目的答案为 D。有教师认为,A、B、C三个选项中的“稻子和稗子”“公与私”“你的和我的”是并列关系,而D选项的陈述对象“眼睛和鼻子”和前半句中的“小姑娘”构成总分关系,这与所给例句中“袖子与领子”和“衣服”的关系相同。这一说法难以令笔者信服,因为 B选项的“事”和“公与私”,C选项的“咱们”和“你和我”,也可以看作存在总分关系。此外,这道题的命题路径与设计意图,有教师认为是要求学生分析“……是……,……是……”这一特殊句式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提醒学生注意文学作品中的特殊表达。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只是停留于对语言现象的表层观察,并未延伸到语言思维发展的层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段论述清晰而准确地厘清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从语言现象的角度去审视第18题,其考查的知识点为“是”字句的不同用法;如果从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角度去观照,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准确地说,就是运用逻辑知识进行类比推理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笔者发现:A、B、C三个选项的“是”字句重在“区分”,“稻子和稗子”“公与私”“你的和我的”这三组词语,分别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或概念;D选项的“眼睛和鼻子”、例句中的“袖子和领子”则重在“强调”,前者强调小姑娘的眼睛、鼻子长得好看,后者强调俩老头着装整齐。鼻子和眼睛迥然不同,袖子与领子差异明显,并不需要区分。因此,这道题目表面上看,是在考查句式的迁移与运用;从深层看,是在考查学生通过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的能力,以及理性、灵活解决问题的素养。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正确分析问题,而分析问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下面分别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说明其用法。

演绎推理主要包括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充分条件推理和必要条件推理)、选言推理(排除法)、二难推理等。2017年全国卷Ⅰ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结合其他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假言推理能力: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试题涉及逻辑知识中对假言命题的推理与判断,但不是直接考查概念或术语,而是让学生参照示例,说明文段另两处推断存在的问题。推断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前提与结论。所给文段中有三个推断:只有学了工科(前提)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结论);有了浓厚的兴趣(前提),必将取得好成绩(结论);取得好成绩(前提),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结论)。所给示例①指出了第一个推断的问题:句子中的关联词“只有……才”表示前提与结论间是必要关系,但这一表述不合事理,因为“激发好奇心”的方式很多,并非只有“学了工科”。第二、第三个推断中的“必将”和“一定”也是绝对化的表述,把或然当成了必然,不合事理。因此,②处可填写“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处可填写“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归纳推理包括类比推理等。在逻辑学范畴中,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点,推断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类比推理作为一种判断推理题型,时常在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本文举两个例子。

例1.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考试:学生:成绩”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这是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给出了三个词语的组合,考生不仅需要考虑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关系,还需要考虑第二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有时甚至需要通过分析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来寻找解题突破口。分析所给示例“考试:学生:成绩”,可以得出“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的关系,据此判断 C选项“职工通过工作获得工资待遇”为正确答案。

例2.通过观察分析,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最合适的词语填入例句的括号里。

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D.编辑 菠菜

这是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道题目。将四个选项所给词语分别代入例句中,并进行类比推理,可以发现“杂志和编辑”“菠菜和农民”之间皆为“产品和生产者”的关系,得出正确答案为D。

类比推理题在近年来的各类考试中频频出现,值得关注。就所给词组间涉及的关系来看,已经不止于简单的包含、并列、对立等,有些题目所给词组间的关系涉及作者和作品、名言和出处。因此笔者认为,将类比推理和常识考查巧妙结合,可能会成为此类题型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高考试题中加入逻辑推理元素,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能力。因此,全国乙卷这道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既符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要求,又对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创设语用情境推动深度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还与公务员考试互融互彰,值得一线教师关注与思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高考|从语言现象观察到语言思维发展——一道高考语用题引发的思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