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我们一方面为孩子遮风挡雨,担心他以后吃亏受伤,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养出一个禁不起风浪的孩子。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需要父母刻意制造的挫折,孩子只需在真实的生活中摸索,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坚强的内心。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的行为反倒让孩子变得脆弱,尤其是下面这4件事。
用过度的夸奖建立孩子虚假的自我认知
有不少父母无条件地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夸:“宝贝真棒”、“你真聪明”。
这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全都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形成不正确、不清晰的自我认知,某次失败之后,玻璃心就开始了。
孩子需要赞扬,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夸赞不是只说好听的话。如果不是实事求是的夸奖,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认知,失去理性看待自己的能力。
过于敏感的回应模式代替孩子消化了种种焦虑
美国心理学家洛莉·戈特利布曾在《大西洋月刊》中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将孩子成功送进心理治疗室》的主题文章,她举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有家长要求老师不要用红笔批改,因为家长觉得孩子看到书页上这么多朱批,会让他们心情不好。”
事实上,父母以孩子的自尊为名义的自我陶醉,可能偏偏会维持孩子的低自尊。如果孩子们不能经历痛苦的感受,他们就没有办法发展出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量的试错,在这些小事中,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观察并选择最佳策略,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孩子就会探索处自己能力的边界,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
用“代劳”的行为暗示孩子的无能
拥有强大的掌控感的前提,是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也就是孩子们口中的:“我可以。”
这种自信是在孩子成功做成一件件事情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我不行”,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过度代劳有关。
不管是老人还是父母,有时候都舍不得孩子去尝试真实的生活,能帮他做的,就尽量都替他做了,只要大人在场,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的几率也随之减少,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成长中的挫折体验,习惯依赖,也越来越脆弱。
父母对成功的定义让孩子失去了看待输赢的平常心
在我们的教育中,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最常强调的是成功,比如比赛赢了有多风光、考试得了第一有什么奖励,鲜少告诉孩子:输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又该怎样去面对?
失败是孩子一生中无法避免的议题,但是我们常常忽视它。
有个班主任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件小事,班上有个英语口语很不错的学生,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他就被班里推选出来,但是到了比赛当天,发挥失常,没得名次。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又有一场评选,老师想让这个学生再试一次,但他死活不肯去了,说得急了,还哭了出来:“老师,我都说了我不行……”
我们和孩子谈失败、谈困难,实际上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变成孩子成长垫脚石,而不是拦路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跟父母常做的这4件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