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向我倾诉,他上初中的孩子原本成绩优异,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 ,但自从接触了手机游戏后,一切都变了。每天放学回家,孩子就一头扎进游戏世界,作业敷衍了事,成绩也一落千丈。家长尝试过各种方法,严厉斥责、没收手机,可每次都以激烈的争吵收场,亲子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相信这样的场景,不少家长都似曾相识。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和游戏成了孩子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过度沉迷其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控制初中生玩手机或玩游戏的时间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令无数家长头疼的问题 。
一、初中生沉迷手机游戏的现状与危害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 80% 的初中生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每天使用手机超过 2 小时的比例高达 60%,而玩游戏则是他们使用手机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在台湾,有调查于 2023 年 3 月至 4 月针对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高中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有效问卷共 4937 份,结果显示,台湾初中生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为 87% ,上网最常进行的活动中,玩智能手机游戏(含线上游戏)的比率最高,达 77.6%。而在大陆,一项对 1237 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96.2% 受访者认为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情况普遍,其中 51.3% 受访者认为非常普遍 。这些数据无不表明,初中生沉迷手机游戏的现象已经十分严峻。
沉迷手机游戏,对初中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先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首当其冲的就是视力问题。如今,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戴着厚厚眼镜的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过度使用手机。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超过了 50%,而手机的普及无疑是罪魁祸首之一。除了视力下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玩游戏,还会导致颈椎病、腰椎病等问题,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熬夜玩游戏更是家常便饭,这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精神萎靡,长期下来,还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降低免疫力,让各种疾病乘虚而入。
在学习方面,沉迷游戏的危害同样明显。手机游戏的世界充满了刺激和诱惑,很容易让初中生们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一旦心思被游戏占据,学习成绩自然会一落千丈。原本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因为沉迷游戏,上课无法专心听讲,作业敷衍了事,成绩直线下滑。而且,玩游戏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使得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复习功课、预习新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被打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在社交上,过度沉迷手机游戏还会导致初中生现实社交能力的退化。在游戏世界里,他们可以轻松地与虚拟角色交流,通过网络与陌生人组队开黑,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如何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他们习惯了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忽略了现实中的亲情、友情,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甚至有些孩子在面对现实中的社交场合时,会感到紧张、焦虑,缺乏自信,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
二、孩子沉迷背后的原因探寻
要想有效地控制孩子玩手机和游戏的时间,首先得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沉迷。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游戏本身的吸引力,也有孩子自身心理需求的因素,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
如今的游戏,就像是一个个精心打造的梦幻世界,让人难以抗拒。以《王者荣耀》为例,它的画面精美绝伦,英雄角色个性鲜明,技能特效炫酷夺目,一进入游戏,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热血沸腾的战场。游戏中的 5V5 对战模式,强调团队协作,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一起并肩作战,这种社交互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每一次胜利,每一次段位的提升,都能让他们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这种即时反馈的奖励机制,就像给孩子打了一剂兴奋剂,让他们欲罢不能。
从孩子自身心理需求来看,初中阶段正是青春期,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但在现实生活中,学业的压力、与同学之间的小摩擦,都可能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而游戏世界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满足自己对成就感的渴望。比如,孩子在学校可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但在游戏中,他却能凭借高超的游戏技巧带领队友取得胜利,这种巨大的反差,会让孩子更加依赖游戏 。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回到家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内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手机和游戏就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最好伙伴。还有些家长,自己就是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吃饭、睡觉、休息时都离不开手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对手机产生浓厚的兴趣。曾经有一位家长向我抱怨孩子沉迷手机,可当我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后发现,这位家长每天下班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做完作业后,无人陪伴玩耍,只能自己拿起手机玩游戏。家长的行为,无疑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不良的榜样 。
三、实用控制方法大揭秘
既然了解了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和原因,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控制孩子玩手机和游戏的时间 。
(一)约法三章,制定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制定一份手机使用时间表。比如,规定孩子周末可以玩两小时游戏,平时每天只能玩半小时,并且明确使用的时间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到晚餐前。把这些规则白纸黑字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让孩子时刻牢记。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比如超时玩游戏,那就减少他下周的游戏时间。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就和孩子约定好了游戏时间,一旦孩子超时,就没收手机一天,几次下来,孩子就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
(二)丰富生活,转移注意
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游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课余生活太单调。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像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释放压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喜欢绘画的孩子,给他报个绘画班;热爱音乐的孩子,让他学习一门乐器;喜欢阅读的孩子,多带他去图书馆,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社区做环保宣传,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成长,让孩子的课余生活充实起来,自然就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
(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多陪伴孩子。比如,晚餐时,全家都不玩手机,一起聊聊当天发生的趣事;饭后,一起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增进亲子关系。曾经有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带头放下手机,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下棋、玩游戏,渐渐地,孩子对手机的兴趣就转移到了这些亲子活动上 。
(四)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平等地交流。不要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而是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在游戏中获得了哪些快乐。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时,他们就会更愿意配合家长的要求。比如,当孩子主动减少游戏时间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一句赞扬,也可以是孩子喜欢的小礼物,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
(五)借助工具,辅助管理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有很多手机管理软件可以帮助家长控制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比如,手机自带的学生模式,家长可以设置孩子手机的使用时长、限制游戏应用的下载和使用。还有一些专门的屏幕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像 “麦苗守护”“青柠守护” 等,功能更强大,可以实时监控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一旦孩子使用时间过长,就会自动提醒或锁定手机。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让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
四、总结与展望
控制初中生玩手机或玩游戏的时间,是一场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持久战。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更关乎他们未来的发展。通过约法三章、丰富生活、以身作则、加强沟通和借助工具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让手机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而不是阻碍。
家长们,行动起来吧!从今天开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一起探索丰富多彩的生活,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健康快乐地度过美好的初中时光,迎接更加灿烂的未来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家长怎么控制初中生玩手机或者玩游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