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异国他乡,
因为与本地人不同的国籍受到歧视,
是真的让人难受。
这个问题在社交媒体上,
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01:
澳洲留学生难就业
雇主:只要PR和citizen
国际学生在澳洲毕业后面临的就业的困境一直存在于澳洲的就业市场中。
GRATTAN研究所研究表明,对国际留学生而言,毕业留澳之路愈发艰难。
目前澳大利亚半数留学生年收入低于53,300澳元,能获得全职工作的留学生同样不足半数。
最近,社交媒体上一篇帖子讨论了关于澳洲留学生在澳就业的问题,引发热议。
帖子中分享了一个关于澳洲找工作的匿名问答。
中的回答真的扎心了。同样的简历,用英文名字才有机会拿到面试机会,这不是赤裸裸的歧视吗?
以及,难道PR或者citizen比有能力在工作中更吃香吗?
这种情况根本不是个例。
生活在美国的华裔Xinyuan也有着相同的经历。
当她开始找工作时,Sage决定开始把这个新名字应用到她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她的本名Xinyuan。
这时,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在领英上也收到了更多招聘经理的咨询,约会软件上的点赞和匹配都变得更多了。
“
自从我改了名字,我还得到了更多的赞,我一打开Hinge,就能看到50到60个赞,我甚至都没反应过来。
”
相关阅读:中文名竟会被歧视?! 华裔女孩: 改成英文名后, 找工作约会都变顺利了…
种种案例都足以证明,这样的歧视在就业市场中是真实存在的。
莫纳什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的专家进行的另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发现,在申请非领导职位时,少数族裔申请人收到回电的可能性几乎是英文申请人的一半。
这项研究是通过向4000多个招聘广告发送1.2万份姓名相同的简历来进行的,目的是调查6个种族的招聘歧视。
我们可以看到,拥有阿拉伯名字的申请人最有可能面临歧视,其次是印度人、中国人、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以及希腊人。
#02:
歧视固然存在
做出合适的选择更重要
很多网友说,他们身边也有姓名歧视,甚至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还有人提到一个脱口秀的观众在节目中称自己因为取了很“白”的名字才得到工作。
“我有同样的遭遇,也接受过同样的提示。”
“有个脱口秀演员问台下一个黑人说他名字特白,所以才被google聘了。”
中国人因为非澳洲国籍,没有PR而受到不公正的招聘待遇的,真的不在少数。
“我们公司几个中国人,没有一个是自己投简历面试来的。”
“不是有个美国的研究报告吗,亚裔用自己直译英文名收到phd的offer的概率都会比白人名+亚裔姓低。”
也有不少人表示,这就是人家的规则。在中国,老板或许也会因为习惯不同而在中国和外国应聘者中选择前者。
“换位思考一下,你有自己的生意,中国人应聘和老外找你应聘你选哪个?”
“老外不习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被认为不好打交道就自动pass了,反过来你也一样,所以还计较什么。”
有位网友理性分析,认为现在澳洲经济困难,先帮助local解决生计也是情有可原。歧视这东西不仅在国外,国内也会有。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一样。
所以,歧视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没有所谓的完全公平,还是要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你的能力老外是不会欣赏的,除非你钱够多贿赂的也多百分百可以升上去。你在华人圈里如果你能力强,大把人供你起来,当做财神爷,但是你能力一般没有特长野心又大跟华人做生意大概率会被冷落,”
“总结就是你能力价值在老外哪里不会被重用,在同胞哪里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你没能力在老外哪里只能边缘位置做什么他懒管你太多,在同胞哪里没能力会冷落你。”
“不用怪别人,自己好好认定自己能力,再做选择。”
如果选择留在澳洲,那么既然这样的歧视存在,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去了解澳洲劳动力市场不同州和地区的技能短缺程度,针对性的选择专业,提升语言能力等等。
不过,如果真的在工作中遇到让人极度不舒服的歧视行为,
当然还是要大声说出来,找工作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我们使用本民族的名字,是最基本的传承和尊重。
在中国,每年都有很多外国友人来华学习工作,也没听说过有哪个外国人会因为用外国名字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名字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符号,承载的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这样的歧视也难说不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阻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华人在澳洲难找工作? 简历上改一个字, 立刻有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