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外校系,一个高二被迫转入英中,一个高考前极限转轨!

J妈妈的孩子一路外小外初外高,后迫于政策限制在孩子高二那年转轨了国际路线。一个佛系妈妈陪着一个内敛的孩子,中途转轨,虽然中间有过不安迷茫,但经过一年多随大流的摸索尝试,最终结果还不错。孩子先后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香港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录取,最终选择去了多伦多。

交流当天,J妈妈还带了她的一位朋友“旁听”,我们一起聊了聊,发现她也是一位传奇妈妈。带着孩子半年极限转轨的经历,可能不具有借鉴意义,但确实令人佩服!

两个孩子从小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两个妈妈也性格相投。

以下内容是编辑采访家长后整理而成,以第一人称叙述。

国外出生,一直坚定走体制内路线

政策限制被迫转轨国际学校

我们升学路线的选择,其实和大部分中途转轨的家庭没什么区别。但比较特殊的是,因为孩子是外籍身份,高二时不得已转走了国际路线。

虽然是外籍,但孩子只是在国外出生,小学一年级就在武汉上学了,一路体制内、外小外初外高这么读过来的。

我本来是想让孩子在国内念大学,打算参加中国的留学生考试。但当时政策变了,如果要参加留学生考试的话,高考前的4年里孩子至少要有2年在国外的读书经历。再有就是转换国籍,但时间上有一定风险,我们不想冒险折腾,所以高一结束后就选择了转轨读国际学校。

因为是被迫转轨,也有人问是不是有些遗憾。说心里话,我感觉国内高考竞争还是太激烈了,孩子成绩虽然不差,但也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如果参加高考,发挥好的话也许能上个211或底部985什么的,去国外读书既有望进入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学习,又可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

选国际学校时,我们和武汉的几所国际学校和国际高中都有过咨询,因英中和外校的关系密切,在看了英中国内国际学校的排名以及其历年的录取情况后,我们最终选择了英中。

孩子从在体制内学校突然转轨去了国际学校,没想到刚开始时最不适应的是我自己。

原来在外高平日是上课上到晚上八点半,周六也要上半天课,习题量也大,常常要熬夜写作业。但英中每天四点半就放学了,周六周日都放假。还有比起外高的作业量,英中这边就少了很多。

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后,一般会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做些运动,回家写作业也不会弄到很晚。比起在外高,睡眠时间多了不少。但玩手机上电脑的时间也多了很多。

孩子的生活节奏突然从原来的紧张变得松缓下来,我心里很是有些不安,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咨询了不少留学机构,他们推荐了一些活动项目,说参加了对申请有帮助。我们也选了一个项目参加了。另外也请朋友帮忙联系了一些活动,但很遗憾因为疫情管控等原因有些没能进行下去。

现在回头想想,这些短平快的项目对申请有多大作用真不好说。感觉如果对升学要求期望值比较高的话还是应该早期规划,兴趣培养和与未来发展相关的活动还是要在早期起步,有一个持续提高的过程才好。

孩子课程学习都是跟着学校走,我们没在校外下太大功夫,可能我比较佛系,觉得一切顺其自然比较好。

当时曾经看到微信家长群里有人说,如果在体制内学得还可以的话,学国际课程体系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实际感觉好像也是这样的。

课程学习体制内外的区别感觉还是挺大的。在国际课程体系里,把课本上的内容学好弄懂,考试就差不多了;而体制内只学教科书里的内容,对考试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孩子在原来学校属于中等生,成绩有时也会上下浮动,但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认真、踏实的人。因转学后的几次考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所以在学科上,我们就没有进行额外的培优。国际课程的课外培优费用很高,动轴上万甚至一二十万也不罕见,这部分的费用孩子算是帮我们省了。

总的说来,转轨到英中后适应过程还比较顺利,学习没有觉得吃力。另外因为一直在外校体系里学习,比较好的英语基础也起了作用。

走国际路线语言成绩是必须的,所以在决定转轨去英中前的高一暑假,我们就开始准备雅思了。暑期在机构培训了一个来月,雅思首考是6.5分。

感觉成绩不太理想,寒假又找老师对口语和写作进行了强化训练,寒假后3月二考雅思拿到了8分,语言这关就算过了。

学校在开学初会告诉学生各种竞赛的时间表,也会在考前安排一些培训,而且是免费的。这些我都让孩子尽可能的参加。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充实他的学习内容,没有特别执着于拿奖,也就没在外面再报班进行加强训练。孩子先后拿到了一些竞赛奖项,但如果在外面报班后是不是能拿更多更好的奖项就不得而知了。

孩子初中时有跟着学校去英国游学的经历。英国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加上他对英式英语的特别偏爱,申请大学时他倾向申请英国的大学。定的目标是英国G5里的学校。

而我则倾向他申加拿大。我觉得北美的就业前景比英国好,另外他是加籍,去加拿大上学学费上也能省去不少。

所以最后就以英国和加拿大为主申方向,顺带也尝试申请了香港和美国的几所学校。

没有把美国作为主申方向国是考虑到美国大学申请相对复杂,由于疫情等原因,我们没有SAT/ACT的成绩,感觉自身的背景内容也不够亮眼,对冲刺排名靠前的大学有些信心不足,所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尝试了一下。

专业方面,孩子并没有太明确的想法,数理化学科中他对物理相对更感兴趣些,所以英国大学申请选的是物理专业。但作为家长,我们觉得物理专业将来毕业后的就业面可能会窄一些,这样英国以外的大学就以偏工程类的专业去申请的。

英中每年都会开办冲刺牛津剑桥的牛剑营,孩子也参加了。不过今年英中牛剑录取结果不理想,和去年相比呈断崖式下跌。儿子申请了剑桥,笔试过了但面试没过。有些遗憾。

最终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Offer,我们在帝国理工和多大之间犹豫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去多伦多大学。

这位妈妈是我的朋友,她儿子和我儿子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从外小的时候就认识了。

当时外小的班里有不少家长都是准备初中就送孩子出去的,那时我们想都没想过要走出国留学这条路。所以一直在体制内读到了高中。没想到阴差阳错最后还是出去了。

曾有几位家长和我咨询过上国际学校的事,我一直不建议他们太早进入国际学校。因为我觉得体制内的基础教育还是有其优势的,而且孩子经历一下这种相对严格的训练也是有益的。从学业打基础及经济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即使将来打算走国际路线,也没必要从小学初中就开始读国际学校。

进入外高后,虽然我建议她学理科,但她还是让儿子选了文科,因为觉得外高的保送会比高考会相对轻松些。

但外高的大名单排完之后,她就开始动心思想让儿子出国留学了。属于高三最后半年极限转轨,1月份才第一次考雅思,然后考了赛达(SAT)、几门AP,最后去了澳大利亚,申请的学校孩子和家长都还比较满意。

J妈妈的朋友说:

“千万别学我,绝对不推荐,风险非常大!这半年里踩了一路的坑,幸好最后结果还可以,不然我现在就是反面案例!

这一路的辛酸泪可太多了,碰上了疫情,为了让儿子去香港考SAT,我还申了港校研究生……这些就不说那么细了,我的经历听起来确实很唬人,但真的不建议这么操作,还是要早点规划。全靠好在儿子他计算机竞赛上拿过还有几个奖,不然可能真的没书读了。”

我觉得外校体系的孩子还是胜在英语上了,无论是考雅思还是SAT,相对而言都不会那么吃力。而且她儿子也是真的很喜欢计算机。从小就在参加各种计算机、机器人的活动,一直坚持到高中,自己也专研了不少相关知识,是真心的热爱。这些写在文书里,是很有说服力的。所以最后用半年时间还是申请到了好大学,而且录取的专业也是他喜欢的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

我经常调侃她,你体制内高中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了,比我还省了2年国际学校的钱。但她反驳我说,虽然体制内看似便宜,但实际补课也没少花钱,高三的补课费用也很高,现在体制内不补课的几乎就没有。

总的来说比起大手笔给孩子搞培优弄背景的家长,可能我们俩都算是比较“抠门”的妈妈了,没有给孩子在课外投入太多。

不过我们对最终的结果还算满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我们两个“抠门”妈妈最终还是把孩子“抠”出了国。

J妈妈带着儿子转轨这一路的经历,和很多想冲藤冲牛剑的家长们比起来,确实比较佛系。如此佛系,还能有如此优异的升学结果,着实让人羡慕。

不过从儿子雅思首考6.5、转轨后的优秀成绩来看,这种佛系也是得有一定基础的。

很多转轨学生的难点就在英语上,无论是英文授课还是国际课程的考试,都需要适应、下一番功夫的。而在这一点上,一路外校系的英语积淀,就能让J妈妈少操不少心。

但J妈妈的心态也确实能给我们启发,她和孩子都没有对名校过分执着,尽力而为,好的结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同为外校系,一个高二被迫转入英中,一个高考前极限转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