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情绪阴晴不定行为?

有家长说:“孩子上了初中就像变了个人,脾气特别大,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不知道怎么惹到他了,就发脾气……”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进入初中后,情绪变得阴晴不定,与小学时判若两人。这一变化让家长们感到困惑,成为家长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情绪阴晴不定的原因

 1.   脑发育不平衡

大脑中的杏仁核负责产生和识别情绪,并调节情绪强度。在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刚开始阶段,杏仁核迅速发育,变得更加活跃。这使得孩子比小学时更容易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可能会突然高兴、生气或沉默,情绪波动较大。

前额叶是行为控制的中枢,它决定了人们如何应对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初中生的前额叶还在发育过程中,尚未成熟。当孩子感到愤怒时,由于前额叶的控制能力不足,他们可能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克制自己的行为,而是立刻将情绪爆发出来。

2.   情绪发展规律影响

儿童期的孩子只能体验到开心、悲伤、恐惧、生气、厌恶等五种基本情绪,情绪简单直接。但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纠结、迟疑等复杂情绪。

成年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应对复杂情绪的经验,能够较好地梳理和处理这些情绪。而青春期的孩子刚刚开始接触这些复杂情绪,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法,面对汹涌而来的情绪时往往不知所措,从而表现出情绪爆发或阴晴不定的状态。

3.   渴望独立、依赖父母

进入中学后,孩子渴望独立,开始思考自我身份、人生意义等问题。然而,家长可能仍然沿用过去的方式,将孩子视为完全依赖自己的小孩,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种观念上的冲突会引发孩子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同时,孩子在经济、生活等方面还需要依赖父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左右摇摆,有时愿意与家长交流,有时又拒绝沟通。

4.   现实压力增大

学业压力的增大: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相对宽松,更注重培养学习习惯。但进入初中后,学科数量、学习难度大幅提升,孩子能明显感受到学业压力的增大,这容易导致他们出现情绪问题。

同伴关系的复杂化:小学时,孩子的同伴关系简单纯粹,今天吵架明天就和好。但初中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如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社交圈子等的影响。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处理同伴关系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

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孩子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他们会看到他人光鲜亮丽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挫败、难过、失落等情绪。此外,当孩子心情不好时,如果看到手机上都是负面信息,比如控诉父母的视频,就容易陷入消极情绪,进而对家长产生不满。

孩子情绪阴晴不定的应对策略

 案例1   情绪突然爆发

假期,孩子一直赖床不起来,叫他起来学习,不学;叫他出来活动活动,不动;磨到快中午起来了,也是躺床上看电视。妈妈叫他搭把手干点活儿,孩子突然爆发:“你怎么这么多事儿,我歇会不行吗?”妈妈说:“你这么大人了,在家一天天的不学习不干活,就会看电视玩电脑。”孩子立刻爆发:“我干啥你都看我不顺眼。”然后回房间,啪的关上门。

面对孩子突然发火的应对方法:

1.当孩子突然发火时,家长要意识到这是孩子青春期情绪波动的正常表现,不是故意针对自己。作为成年人,家长要先进行自我调节,避免被孩子的情绪影响

2.如果一时难以控制情绪,可以选择暂时离开现场,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

3.不要在孩子情绪上头时进行说教因为此时孩子的杏仁核处于主导地位,前额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任何说教都难以被接受。

4.允许孩子以健康、无害的方式释放情绪比如,孩子回到房间后可能会大声放音乐、打游戏,家长不应强行制止。此外,孩子提出出去走走,家长也应给予支持。

5.对于哭泣的孩子,家长不要否定他们的情绪,而是要表示理解比如“我知道你现在肯定特别难受,你要不要自己待一会”。

6.当孩子情绪平复后,家长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平等的姿态询问孩子发火的原因。比如“刚才你为什么突然发火,有遇到什么事了吗?愿不愿意跟我聊一聊?”

7.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刚才看你摔门的时候,我有点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你刚才突然对我这么大声发脾气,其实我挺难过的”。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给家长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为孩子示范如何表达情绪和想法,引导孩子开口交流。

案例2  情绪低落沉默

孩子回家之后就把房门关上不出来,叫她吃饭就说不饿。妈妈关心问了几句“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吃饭?”孩子不搭理。爸爸比较生气“你摆脸色给谁看呢?我们欠你的?”孩子立刻回怼“烦不烦啊?”然后继续不说话。

面对孩子沉默不语的应对方法:

1.对于沉默不语的孩子,语言沟通可能效果不佳,此时家长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关心。比如,为孩子准备喜欢吃的水果、倒一杯牛奶,放在孩子身边,轻轻拍一下孩子的肩膀或脑袋。这些无声的支持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关心。同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现在不想说没事,先平静一会儿,等你想说的时候,我都会听你说”。

2.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朋友圈、睡眠饮食变化等间接了解孩子沉默的原因。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老师、孩子的好朋友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

3.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一些情绪疏导的建议。比如,对于压力不大的孩子,建议他们去散步、看电影,转移注意力;对于情绪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要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了解孩子沉默的原因后,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因为与同伴发生冲突而心情不好,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方案,而不是指责孩子或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给建议。

孩子情绪阴晴不定的应对原则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总结

孩子情绪阴晴不定的原因:脑发育不平衡、情绪发育规律影响、同一性危机、现实压力增大

孩子情绪阴晴不定的应对策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情绪突然爆发:冷静应对、避免激化,安全释放情绪,事后复盘

情绪低落沉默:建立信任感,间接了解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情绪阴晴不定行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