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编选了《诗经·邶风》中的《静女》。这是一首活泼、质朴的爱情恋歌,为读者呈现了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笔者借助字词锤炼、场面还原、意象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静女》的形象美与含蓄美。
壹
分析字词,感知形象美
对于“静女”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贞静的女子,侧重品德;有说是娴雅的女子,侧重性情;有说是美丽的女子,侧重容貌;还有人认为“静”作“婧”解,侧重才华。无论哪一种理解,诗句都表达了对诗歌中女子形象的赞美。这样的美好是如何体现的?我们需要回归文本,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关注形容词,比较异同。对于静女之形象美,诗歌通过三个字来形容——“姝、娈、美”。这三个字都有美的含义,但具体内涵存在差别。
“姝”在《字林》中的解释为“好貌也”,即外表光彩照人,多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或穿戴华丽。“娈”字,《毛传》解释为既有静德,又有美色。与“姝”字相比,“娈”字多了一层对女子品德的赞叹。“美”字在诗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含义也更为广泛,既表示容貌漂亮,也能形容性情、品德美好。儒家文化中,形容君子多用“美”,如《论语》倡导的“君子五美”。因此,“美”也有理想之意。
从“姝、娈、美”三个形容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静女》对女子形象的赞美是全方位的,兼具内在美和外在美。赞美之辞的变化,暗示着男女之间的关系在逐步深化,男子看到了女子更多面的美。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读全诗,圈画出直接描写静女之美的形容词,借助工具书了解其含义,并比较异同。学生由此感知静女的形象美,感受赞美之情的深化。
关注动词,还原场面。除了形容词,《静女》一诗还用“俟、爱、贻”三个动词,将少女的娇羞、活泼、机智、可爱形象地铺陈出来。
“俟我于城隅”中的“俟”为等待之意。男女约会,女子先于男子到达,一来说明其礼节得体、大方贤淑,二来可见其内心的热切期待。“爱而不见”中的“爱”同“”,指隐藏。既然女子对这场约会充满期待,为何提前到了相约地点,却隐藏不出现?女儿家的小心思让男子捉摸不透,只好“搔首踟蹰”。其实,这体现了女子面对刚刚萌芽的感情的一种娇羞心态。“爱”字为静女的形象增添了一层含蓄美与朦胧美。“贻我彤管”的“贻”意为赠送。女子面对男子的表白,主动赠送适宜的礼物以示回应,可能也在借此考察男子是否与自己心意相通。这种恋爱过程中的机智与得体令人赞叹。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写静女动作的词语,揣摩静女的心理、神态、表情等,还可以改编课堂短剧,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静女含蓄、活泼、大方的形象之美。
贰
撷取意象,品味含蓄美
教材给出了《静女》一诗的学习提示,其中要求“诵读这首诗,思考‘彤管’这类美好事物在诗中的象征作用”。这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重要意象。除了彤管,《静女》中还出现了“荑”,这些都是女子送给男子的爱情信物。教师不妨抓住这两个意象,带领学生挖掘其内涵,体会象征手法所传达的含蓄美。
追溯意象内涵。根据教材注释,彤管是“红色的管状物。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荑”指初生的茅草。这样看来,彤管、荑、茅草是同一事物。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这三者其实是同一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指称。彤管是植物的初生状态;出土、发芽以后,就是荑;再长大一些,就是茅草。由此可见,诗歌选取彤管和荑这样的意象,不仅象征爱情的美好,也暗示着爱情的发展。男女从初见到热恋,正如植物从生根、发芽到繁茂的样态。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彤管、荑出现在不同章节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象征手法。
比较拓展知识。有研究者认为,“彤管”中的“管”就是“菅”,即一种野生的茅草。当时在郑、卫之地,“菅”被认为是贞祥之物。在《诗经》描绘的年代,男女相会时会采集一些表示忠贞、寓意吉祥的植物赠送给对方,以表达爱慕之意。笔者找出了《诗经》其他篇目中描写男女以植物相赠的内容,如“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视尔如荍,贻我握椒”(《陈风·东门之枌》)等,在教学时作为拓展资料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通过比较阅读,感受古时男女传情达意的独特方式,感悟古人表达感情的含蓄内敛之美。
作为一首古老的爱情诗,《静女》穿越千年,经久不衰。教师要深挖文本,从字里行间挖掘教学关键点,彰显“这一篇”的独特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本解读|析词品象读《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