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说文|“换新颜”与“焕新颜”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换新颜”或者“焕新颜”的身影,用以表达“某一物体或事件由于某些原因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例如:

(1)《“丝路驿站”旧貌换新颜》(《人民日报》2022年10月8日)

(2)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军地完成安装复古照明灯、增设健身设施等改造项目20余项,助力古城社区焕新颜,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中国国防报》2024年4月8日)

 

上述两例中,“换新颜”与“焕新颜”在表义上似乎差别不大。语法功能上,两者都是动宾短语,由相同的成分“新颜”充当宾语,表示“某事物显现出的崭新面貌”。二者形式上的区别就在于动词“换、焕”的不同,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分“换新颜”和“焕新颜”呢?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列举了动词“换”的三个义项:①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②变换,更换;③兑换。当其与“新颜”组合时,应取“变换,更换”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并未收录“焕”的动词用法,仅列出“光明;光亮”义,举例为“焕发”。可见“焕新颜”应看作“焕”的词类活用现象。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焕新颜”的使用频率也明显低于“换新颜”。笔者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发现,“焕新颜”有69条语料,而“换新颜”共计1,867条语料。既然如此,“焕”会是“换”的误用吗?我们试作探究。

在词义上,“换”表示两个对象之间产生的更换、交替现象,需要两个参与者;而“焕”是在一个对象上发生的积极的内在或外在变化,只有一个参与者。从动词的时间性来看,“换”和“焕”都具有动态性,但前者更具过程性,强调变化的动作;后者更具终结性,强调变化的结果。因此,“换”和“焕”的语义侧重点不同。虽然“换”的结果不定,但其与“新颜”组配后,认知和修辞的促动作用使之与“焕新颜”在一些语境中出现混用的情况。结合新闻内容,例(1)中“新颜”指如今便捷的市政路网,与之相对的是过去泥泞的“旧貌”。例(2)中古城社区环境焕然一新,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生活环境,而且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上两例中不同动词的使用,满足了相应报道的传播需求。

除了语义,二者在句法上的表现也同中有异。“换新颜”和“焕新颜”的结构性质相同,但其内部成分“新颜”的语义指向不同。“换”支配的是受事宾语,而“焕”支配的是结果宾语。这两个结构都可以做谓语,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再、处处”等表范围、次数的副词充当。主语往往是体词性的,其中“旧貌”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当其与“换新颜”组配时,动词前后音节、词性的对称性和表义的适切性使得该表达在人们的频繁使用中渐趋稳固。单在“CCL”语料库中,“旧貌换新颜”就出现了1,236例,占“换新颜”所有语料的66.2%。经考察发现,“换新颜”在主语选择上,倾向于包含“老、旧”等与“新”意义相反的词或短语。然而,“焕新颜”与“旧貌”搭配的情况在“CCL”语料库中仅见5例,约占7.2%,更多的用例是跟在其陈述说明的名词性成分之后,形成完整的主谓宾结构。这也是“焕”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句法组配功能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换新颜”和“焕新颜”都是合格的用法,但二者在使用上有区别:语义上,“换新颜”更突出动作,而“焕新颜”更强调结果;它们都能做谓语,在句法结构的主语选择上,前者倾向于使用包含“老、旧”等与“新”相对的成分如“旧貌”,后者则多以变化的主体本身为主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谈语说文|“换新颜”与“焕新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