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书香家庭:政府扶持,他们开办了两家地方文献公益馆

当前,全国阅读推广氛围正浓。内蒙古乌海市的裴东霞、降云夫妇,建立的乌海市首家内蒙古方志馆,已经成为乌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还在乌海市图书馆的支持下开设了乌海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分馆。

文 | 《藏书报》记者王琨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内蒙古乌海市举办了2023年“全民阅读·书香乌海”系列活动。活动评选出了2022年度“全民阅读·书香乌海”系列先进代表,其中有20家先进集体、15名先进阅读推广人、11家书香校园、12个书香家庭。获评本次书香家庭的裴东霞、降云,不仅热爱读书、藏书,还在推广阅读、建设地方文献收藏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夫妇两人平时省吃俭用,将很多工资收入投入孩子教育、读书、推广读书、藏书、公益展览中,成为该市推广阅读和志愿服务的榜样。

影响“朋友圈”,将阅读推广融入日常

裴东霞爱上读书开始于大学期间,因为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作后又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工作,便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和藏书条件。

从鼓励学生读,到与学生分享阅读,再到推广阅读,她的阅读朋友圈逐渐扩大。在裴东霞看来,阅读推广其实可以融入工作生活的多方面。她设立图书角,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带两本书到班里来,注重孩子们的阅读分享。在寒暑假期间,还将自家藏书借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每天至少读书2小时,节假日都要坚持,以保障每年不低于720小时的阅读时间。为鼓励学生大量阅读,10年来裴东霞还先后为四届学生自制了300本多本《阅读记录集》,要求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每学期必须阅读10本书,并在《阅读记录卡》上摘抄读书笔记。这种借助教学广泛推广阅读的做法在全校引起效仿。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裴东霞还和同事互相推荐好书进行交换阅读,以此节约购书成本。裴东霞说:“我坚信,我所带过的学生阅读爱好者居多,有阅读习惯者甚广,我的同事、朋友受益于我而爱上阅读者更多,我认为推广阅读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且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会为了这份爱好不断努力。”

化私藏为公器,开设地方文献馆

裴东霞和爱人降云自2005年开始藏书以来,藏书有1.5万余册,类型丰富,藏书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六类:内蒙古地方志;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乌海市地方文献;党建、党史类图书;文史哲地类图书;儿童文学类图书。

藏书数量多起来后,如何存藏也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裴东霞家中书房主要存藏文史哲类和儿童文学类藏书,地方志、政协文史资料和乌海市地方文献则集中在方志馆进行展示并接待读者。二人收藏中比较珍贵的有《萨拉齐县志》(4册全,线装本),降云回忆这套书是从萨拉齐一位收藏家手中用简报资料换来的,成本较高。还有3个版本的《内蒙古植物志》,第一版是70年代平装本(一套8册);第二版是90年代精装本(一套5册);第三版是2019年出版的彩色精装(一套6卷)。“这一版装帧精美,我还送给一位读药学的亲戚阅读。”降云对记者说。还有一套《内蒙古革命烈士英名录》(第一编、第二编、补编)收藏时也颇不容易,他们先从一位书友家里购得两册,而补编在收藏市场上很稀缺,后来经过许多书友的帮助,降云终于补全了全套。这套书现在市面上基本找不到了。

降云与爱人裴东霞一样,也是一位藏书爱好者,他们利用业余十年的时间收集齐了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的一轮志和自治区的专业志,共200本。以及乌海市建市4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委办局出版所有文献400多册,还有乌海文艺界的作品和曾经在乌海工作过的领导著作、回忆录等。

2017年7月,他们在海勃湾区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了乌海市首家民办公助的内蒙古方志馆,场地由乌海市海勃湾区政府提供,方志馆被评定为乌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2019年又在乌海市图书馆的支持下开设了乌海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分馆,并连续三年面向全体市民开放阅读,累计接待读者3万余人。

不让藏品沉睡,多方活化利用

如何让自己的藏书发挥更大作用?降云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正在收集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和所有旗县区的政协文史资料,收藏工作已经进行大半。同时还计划收集华北五省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地方志资料,“虽然听起来很难,但一点点去积累,并不是无法实现。我们计划未来五年多专注于华北五省区的地方志收藏。”在藏书的道路上或淘、或换、或求,降云加入多个微信群,希望交更多朋友获取信息,“换不来的志书就买,遇到熟悉的朋友,有时候也能求来。”

降云长期以来关注内蒙古乌兰牧骑的资料,特别是演出节目单、照片、学习资料,只要没有收藏过的就想买到手,手头收藏有内蒙古乌兰牧骑专题资料500多件册,拟打造乌兰牧骑文献专题馆。“还有知识青年的相关资料,也是我最近关注的热点。”他还收藏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以来,分别于1957、1977、1987、1997、2007、2017 进行逢十年庆祝的纪念性资料,比如大庆期间的通行证、会徽、演出门票、纪念性皮画、瓷盘、水杯、笔记本、流通纪念币、纪念金银币、纪念邮票等。

对于手头方志文献的活化利用,他们也有计划——准备将现有藏书进行整理,同时向乌海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申请专项资金,编辑并出版《乌海市地方文献概览》一书。

同时,近5年来,他们的藏品先后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献展中展出,部分党报收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展”“迎新春年画展”以及正在筹办的“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展览”中都有展出。

从藏书到发掘史料、共享资料,再到创办民间方志馆、地方文献馆,裴东霞、降云夫妇不仅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更是在阅读推广上越走越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草原上的书香家庭:政府扶持,他们开办了两家地方文献公益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