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形体演变体现着古人认识事物、利用自然的发展进程。如从“㡯”到“宅”的演变反映了居住场所“从崖屋到宫室”的进步。豫章师范学院陈波先从居住场所、器物材质及食品加工三个方面考察了汉字形符更替过程,从中可以窥见先民的生活变迁。请看——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部首具有表意功能。汉字的形体演变记录了先民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声符相同、形符发生更换的一组组异体字,反映了先民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自然界深入认识与开发的进程。本文透过异体字的不同形体,探求先民造字时的生存状态。
居住场所
先民的居住场所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步步得到改善的,这个改善过程亦随着改造大自然同步进行,时间漫长。我们可从不同历史时期形符的更换来分析汉族先民居住场所的变迁过程。
菴—庵 《释名·释宫室》:“草圆屋曰蒲。蒲,敷也,总其上而敷下也。又谓之庵。庵,奄也,所以自覆奄也。”《广韵》:“庵,小草舍也。”晋代葛洪《神仙传·焦先》亦载:“居河之湄,结草为庵。”由此观之,“庵”是草屋,故该字又写成以艸(同“草”,同部首“艹”)为形符的“菴”字。“菴”字从艸得义,此字形符记录了先民居住草屋的情形。
“庵”字从广(yǎn)。《说文解字·广部》:“广,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先正“因广为屋”为“因厂为屋”,又曰:“厂各本作广。误。今正。厂者,山石之厓岩。因之为屋是曰广。……象对刺高屋之形。刺各本作剌,今正。读七亦切,谓对面高屋森耸上刺也。首画象岩上有屋。”“庵”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草屋是以天然之树或树干为支架,屋顶铺以杂草盖成的房子。这种房子简便易造,但遮风避雨的性能不好。“茨”“葺”“苫”皆为“以茅苇盖屋”之义,应是先民最初居住草屋的写照。后先民发现天然的崖洞在遮风避雨的性能上优于草屋,于是搬入其中,故“菴”变成从广的“庵”。
㡯—宅 《说文解字·宀部》:“宅,所托也。从宀乇声。……,亦古文宅。”从《说文解字》可知,“㡯”为“宅”的古文,即“㡯”字先于“宅”字出现。“㡯”从广,“广”字义为依山崖建造的房屋;“宅”从宀,《说文解字·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象形。”《说文解字注》疏解“宀”字言:“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这时的“宅”已不是依山而建的房屋,而是有堂有室,东西南北皆交覆的宫室了。随着先民对自然认识的深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他们已不满足于居住崖屋,而是住进用砖瓦筑成的宫室。“㡯—宅”的演变就能反映居住场所的这一变迁。
器物材质
先民先使用树枝作为工具,获取生存物资。随着对大自然的进一步开发和认识,他们学会了打磨石器和用土烧制陶器,后来又从矿藏中发现金属,使用金属制成器物。
椀—埦—碗 “碗”字,《方言》作“椀”,《方言》卷五载:“盌谓之盂,或谓之铫锐。”又卷十三载:“椀谓之。盂谓之铫锐。”《说文解字》作“盌”,释为“小盂也”。《康熙字典·土部》收“埦”字,并称与“椀”同。“椀”字从木,表明材质是木头,是先民最早使用的食器材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界的进一步认识,先民开始烧制土器、打磨石器,故产生以土为形符的“埦”和以石为形符的“碗”。现今使用的汉字中,“杯”“桶”等日常器物还是以“木”为形符,亦能反映出先民最早使用木质器物。
缽—钵 “缽”字从缶,“缶”是用土烧制而成的瓦器。后来金属材质广泛使用,故“缽”这种器物也可用金属制成,“缽”字亦写作以金为形符的“钵”字,这也反映了先民们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
食物加工
《说文解字·禾部》:“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解字》中载有两种嘉谷:一为虋,《说文解字·艸部》释为“赤苗嘉谷”;一为芑,《说文解字·艸部》释为“白苗嘉谷”。“虋”“芑”皆入艸部,表明先民认为禾为草之一种。这种认识可从《尔雅·释草》《广雅·释草》中得到验证,这两部雅书之《释草》一节皆收入以禾为形符的字。先民发现禾实之米粒可以充饥,故把禾誉为“嘉谷”。
秔、稉—粳 《说文解字·禾部》:“秔,稻属。从禾亢声。稉,秔或从更声。”“秔”“稉”两字从“禾”,表明先民先认识到这种农作物是像草一样的嘉谷,后来发现其中有米,且不太粘,故该字又写作“粳”。
稬、穤—糯 《说文解字·禾部》收“稬”字,训为:“沛国谓稻曰稬。从禾耎声。”“稬”(又作“穤”)这种常见的农作物也像稻一样,被视为嘉谷。人们发现这种嘉谷能捣制出黏性很强的米,故该字亦写为“糯”。
先民没有停留在从嘉谷捣制出米的阶段,而是根据米的黏性、柔韧度制作出不同的食物。这一食物制作过程同样也能从异体字中得到反映。如“糕—餻”“糊—餬”“糖—餹”,皆先从形符“米”得义,后又替换为形符“食”。更换形符的过程是先民对“米”认识升华的过程,也是掌握不同“米”的性质的过程。不过,我们现在还是以米字旁的“糕、糊、糖”为规范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趣说汉字|从汉字演变看先民生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