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说文|​“互相”与“相互”

“互相”和“相互”是意义相近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有何异同呢?笔者尝试结合相关语料和权威辞书的释义解释一二。

检索北京语言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可见“互相”最早出自先秦时期的《周易》,如“两泽相丽,互相滋益”“然乃所以为入而崇德之资,内外交相养,互相发也”等;“相互”出现的时代相对较晚,大约是隋唐五代时期,如孔颖达《礼记正义》:“但乐之与礼,两文相互。”

从“互相、相互”的古代汉语语料数量来看,二者在古代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也有差距,其中“互相”的语料多达35,960条,“相互”一词的语料则仅有774条。这证明“互相”因出现的时间早于“相互”,在古代已被广泛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互相”的注解为“[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尊重|~帮助|~支持”,对“相互”的注解为“①[副]互相:~作用|~促进。②[形]属性词。两相对待的:~关系”。当用作副词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时,“互相、相互”可以互换。在句法功能方面,“互相”因只有副词这一个义项,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做状语。例如:

(1)爸爸以为是妈妈,妈妈以为是女儿,互相一看,谁也没有抽泣。(莫应丰《将军吟》)

“相互”则除了能做副词充当状语外,还能做定语,用来修饰名词。例如:

(2)他们在“科学、人文及其相互关系”方面作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报刊语料)

“互相、相互”都倾向于和双音节动词搭配,构成状中短语,如“互相(相互)帮助、互相(相互)促进”等。

在语用色彩方面,通过对厦门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文教材和学科教材等书面语语料的检索,笔者发现使用“互相”的语料有298条,如“兄弟俩互相做了个鬼脸,拿出一只匣子,递给达尔文”;使用“相互”的语料有442条,如“学生学化学,可以看到原子间的相互碰撞”。

在厦门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口语语料中,“互相”的语料数量相对较多,有94条,如“小六:我脑子不好使你们互相证明,从秀才开始”;“相互”有42条,如“小郭:信任是相互的,我们信任你,你也应该信任我们呀”。可见,“互相”倾向于用于口语,“相互”则更适用于书面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谈语说文|​“互相”与“相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