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偶然机会我又重读了上个世纪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张天翼先生在1938年发表的。这篇讽刺小说很有意思,至今仍然有常读常新、常悟常进的感觉,小说的主人公叫华威先生,在今天的社会中仿佛还有他的影子。
小说塑造的华威先生是一个抗战时期国民党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虚伪庸俗,极其浅薄却又自命不凡。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之时,他也跟风赶时髦,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抗战积极分子,他一边诉说着自己“不怕吃苦”,一边却不停地叫喊着“忙”,时时处处装着很忙的样子,什么事都要蜻蜓点水地“插上一杠子”,但实际上他“什么具体的抗战工作都不干”。活脱脱一个到处走穴的不入流演员,走马灯般周游于各大片场,甚至无需阅读剧本了解剧情,只是挖空心思多出镜头多露脸,幻想着一日成名、一夜暴富。他的“忙”纯属是装出来的,煞有介事地到处参加一个个活动,装模作样地讲上几句毫无用处又“永远正确”的废话,然后就是追风赶月地忙于“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别人吃饭”了。
这篇小说在创作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每位中国人都应同仇敌忾,全力以赴,共赴国难。可是,就是这位全靠嘴上功夫的华威先生却整天忙于开会、讲话、赶酒场,他口口声声抗战救国,却迟迟不见有实质性行动,故作居高临下地玩深沉,着迷于“会海”,热衷于高谈阔论、空喊口号,讲究排场,极善表演,睁着大眼说瞎话,他的言行充满戏剧性,是个典型的“戏精”。“形”上爱国,“嘴”上救国,实际上是在误国害国。小说描写的这位大“忙”人,其实就是“瞎忙”、“假忙”,伪装着自己很忙。
如今你我周围还有不少“华威先生”的身影。现代社会,知识与技术都在不断更新迭代,快节奏已成为生活的主基调,来去匆匆是社会的常态。应该承认的是,有的人是真忙,忙的是正事、好事、善事,忙的有成效,忙的有意义,忙的有条不紊,这种人的忙是社会的正能量,是向上向善向好的“生力军”。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尽管看起来整天东跑西颠,上蹿下跳,老是处于亢奋状态,实质上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沉不下心来,像那位“华威先生”一样畅游在人欢马叫的热闹场面上,沉浸于“表演”之中难以自拔,显得很“忙”,其实忙而无序、忙而无效、忙而无功、为忙而忙,甚至陷入了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的陷阱。今天走东家,明天串西家,看上去火烧猴屁股,好似整天忙的要命,累的要死,其实回头一看,一地鸡毛,两眼空空。这种人如果不立即改正,恐怕对社会、对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危害。
这种人计划性差。他们对一个时期的工作、学习、生活没有明晰的目标,没有合理的安排,做事不分主次,张弛无度,没有章法,不懂取舍,不知进退,遇到什么事就应付什么事,心中缺乏定力。疲于“救火”,疏于“防火”。无聊的事项占据了主要精力,而重要的事,关键的事,牵动全局的事,特别是防患于未然的事,反而被忽视。事前没准备,做事无重点,没有沉淀思考的过程,什么都是半生不熟,得过且过,如随风飘起的蒲公英,飘到哪里算哪里,“哪里黑了哪里住”。
这种人缺少时间统筹观念。大好的时光没有安排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如同无头苍蝇,一会儿干点儿这,一会儿忙点儿那,乱飞乱撞,六神无主。时间碎片化,“白天沿街喝茶,夜里点灯剥麻”。老是想在领导和众人面前表现出勤奋敬业的形象,于是就“装忙”,无事忙。习惯于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低水平地重复做着肤浅的表面文章,明明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小事情,非得要加班熬夜,洋洋洒洒地写文章,一本正经地开大会。把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分成若干项,每项都拉长、加粗、增加程序,“鸡毛”变成了“令箭”,小问题就成了大事情,工作就拖延到了八小时之外。实质上,这种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忙”是无效的“勤奋”,辛辛苦苦地做无用功,并没有实现自我积累、自我提升,白白浪费了时间,毫无价值,只会给社会添乱找麻烦,给自己增加无谓的负担,甚至还损害了身体健康。很多时候,文山会海就是这样造成的。
这种人还极要“面子”。喜欢风头浪尖的感觉,什么场合都想成为“主角”,什么事情都要掺合,什么时候都少不了他。到处胡吹乱嗙、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整日里做着惊艳崛起的美梦。表面上人缘好、名气大,看似个热心肠的“杂家”,不论什么方面,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宗教艺术乃至明星八卦,涉猎领域没有边界,说什么都“明白”,好像没有他不知道的,莫名其妙地过度自信,自我感觉良好,到处凑热闹、蹭热度,刷存在感。殊不知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这种大杂烩似的所谓一知半解的“知识”,其实就是为填补“空虚”而装点门面的“绣花枕头”。到头来,面子重于里子,形式大于内容,专业知识没有增长,本职业务没有提升,水平能力只是原地踏步走。纯属“死要面子活受罪”。这种除了业务不精不专,其余都“懂”的人,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迟早是会被边缘化的。
“忙”这个字很有意思,拆分开就是“心”和“亡”,“心亡为忙”。一旦心乱了,就很容易陷入“盲目”,盲目再加上忙碌就会身心俱疲,劳而无功,就是碌碌无为。这样的“忙”,导致把本来干很有意义事业的主人,变成了碎事、琐事、烂事的奴隶。
忙易出错,静能生慧。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标准是什么?万一达不到目标怎么办?
要想做高效率、高质量的成功者,必须学会在忙中自我管理。
重因果,做好规划管理。任何工作都是贯通的,都有前因后果。干工作是一个从目标、计划、实施、总结、反馈到再次确定目标的闭环结构。人因为有目标才会有方向,因为有方向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努力,往哪里努力。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所以接到任务不能“盲人骑瞎马”,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事项由来、基础条件、要素保障、目标要求、问题核心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方向感,对发展趋势要有预判,知道朝哪里使劲。
俗话说,顺藤摸瓜,“顺藤”是手段,“摸瓜”是目的。要想清楚你到底要什么,是“藤”还是“瓜”?不能收了一大堆“藤”,没有摘到一个“瓜”。
重结果,做好时间管理。任何事情都是由若干关键环节组成的。要计划周密,安排周详,优化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把时间打理得井井有条。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掌握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轻重缓急。要注意要事优先,急用先行,用最有效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再宏伟的计划都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工作一定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心无二用,切不可把工作场所当成社交场合。要深挖精耕,孜孜以求,一竿子插到底,专注于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次做好一件事。一项任务扎实完成后再安排别的事情,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一日事一日毕,切忌“狗黑子掰棒子”,走一路丢一路。
重效果,做好情绪管理。作家狄更斯曾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就是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喧嚣浮躁的尘世中,保持从容淡定,积极乐观。
心兵不乱,万事从容。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没有管理好情绪,才变得怀疑愤怒、忧愁焦虑、纠结抱怨,让很小的一件事情被无限放大,陷入负能量的沼泽,最后导致整体工作受到损害。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越是优秀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越是懂得沉着冷静,拿得起,放得下,稳得住,不被周围环境所左右。冷静做人,理智做事,学会自我调节,掌控好情绪,唯有如此,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追求卓越,成就梦想,需做自己的主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成功没有模板,奋斗照亮征程。切不可在真忙中贻误时机、自乱阵脚,更不可在“瞎忙”、“假忙”与“装忙”中混天撩日、丢掉初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丰家雷 : “瞎忙” “假忙” “装忙”——读《华威先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