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将临,AI绘画是艺术还是噱头?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创意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工具的出现,让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

从AI生成图像于国际摄影大赛获奖,到最近于网络上引起轰动的罗马教宗方济各AI图像都显示出我们对该技术的不熟悉和有限认知,从而令我们对这项新科技有着不少保留与质疑。

现在有不少艺术家也致力于研究如何用AI帮助创作更多有创新的艺术品,本期收罗了几个国内外令人耳目一新的与AI技术结合的艺术品。

AI让艺术品复活歌唱

来自法国的Inook成立于2000年。20多年来,他们为公司、品牌和机构提供创意项目。业务范围包括:界面、软件、视频和交互式装置、网站等等。大约10年来,他们一直在创建有趣而活泼的声音和灯光秀,并获得多个国际奖项。

这次他们在法国举办了一场充满趣味、诗意且互动性的建筑投影演出,创作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Deepfake让博物馆中几个世纪前的肖像画“活了过来”,栩栩如生地演绎流行歌曲,算法重新创建了面部的体积和动作,带来令人惊叹地逼真效果。

现场观众和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人物”一起跳舞、唱歌,广场瞬间变成一个巨大的舞池,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电影生成AI工具Gen-2

美国一家人工智能视频编辑软件创业公司最近推出的AI工具Gen-2可以将文字转化为电影。没有灯光、没有摄像机、没有重型设备。Gen-2不仅是一个视频制作工具,还可以逼真且持续地合成新视频。“就好像拍摄全新内容却完全不需要任何拍摄。”

Gen-2除了可以实现文字生成视频外,还可以让原来的视频风格大变,效果更加炸裂。

还可以将模拟的场景变成全新影视大片,通过自定义,让原视频个性化大变身。

Gen-2等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工具的到来,大大降低视频类内容的创作成本,拓宽了创作者的更多可能,让我们期待Gen-2的早日上线。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电影《瞬息全宇宙》制作过程中采用了这家公司的技术。

AI生成艺术“无限极”

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陈天禅的作品《无限极》在美国纽约州的展览“Apex: Beyond the limitless”中通过连绵不断地空间镜头展现了宇宙的浩渺与世界的万千景象。

事物的大与小、简与繁都是相对的。我们从任何一个极点延伸去想都很难穷尽其尽头。在现实中,当我们在加州海滩上沐浴着温暖阳光时,我们身边的一颗砂粒中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和宇宙。

2019年至2021年期间,陈天禅作为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员,参与了XR技术软件的研发以及艺术市场的扩张实施。他在文本翻译、跨文化交流、品牌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具备出色的技能,并在艺术与技术领域的学术展示上表现卓越,随后利用AI技术创作了该系列艺术品。

探索AI技术与裸眼3D

来自中国的FLINT ART团队从新媒体艺术领域出发,秉承国际化视野,以跨学科的先锋思维进行多元化艺术实践,追求无边界艺术表达,营造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体验,并与全球各领域艺术家实现内容共创,探索艺术发生的无限可能。

他们通过AI技术的生成多个具备艺术感的画面,带领身处城市的人们进入一个梦幻般柔和的世界。白色光滑纸板与雕刻的方式相结合,呈现出灰白石堆和沙漠山谷的景色,细节丰富、独特而精美。

chatGPT对该作品的评价是:“这个神奇的建筑作品是一件充满艺术性的作品,通过AI技术的呈现,展示了裸眼3D技术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观众可以通过这个作品,深刻领略到AI技术在未来艺术创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所能带来的惊人效果。”

AI山海经

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刘思辰希望通过跨媒介的作品探索自然与神话,拓展人们想象的边界。她用AI山海经构建了一个纯粹虚构的图景——计算机基于动物图鉴生成的虚拟生物被放进人工拼凑成的场景中,看似和谐却有诸多不符合规律之处。山海经记载了无数奇幻的生物,如同梦境一般的异想世界中,人与动物的基因被随意打散重组。

在这个由计算机扮演上帝的“电子乌托邦”中,虚拟生物栖息其中,日与夜不断循环,演化出了许多“不合常理”的怪象,如同人工智能也会在黑夜梦境中畅想,也许就是是这样和谐又冲突的场景。

生命经过数亿年漫长进化,而计算机正通过短短数小时从视觉上将这一过程模拟。作品架起一座桥梁,让我们窥见计算机所见的自然,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的契机:电子技术的干预下,未来的生命又会有怎样的演化?

结语

人工智能对于艺术创作的颠覆是惊人的,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人工智能所完成的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有素材的重塑,或是对艺术家原有思维的延申。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法律问题呢?

AI绘画平台的底层逻辑是融合各创作者的作品以及现有的互联网 生成的作品,提取原作的笔触、用色、构图等元素而进行的“二次创作”,至于版权是归原作者、平台方,还是现在的创作者,目前尚难以界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人工智能时代将临,AI绘画是艺术还是噱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