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遍野”的“殍”不读fú,那怎么读?什么意思呢?

在标准普通话中,”殍”字的正确发音是第三声的【piǎo】

“殍”字的字义解析

“殍”字是由歹、孚组成

“歹”字【è】,在古代字形中描绘的类似于人体残骸的样态,其本义指向被剔去肉的骨头残片,进而引申为与破坏、死亡及不吉之兆相关联的概念。因此,包含”歹”字旁的汉字,如“残”、“殡”、“殆”、“殃”等,多含有负面或不幸的意味。”孚”,作为”俘”的古体,其字形生动地展示了一只大手捕获一人的场景,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意指俘虏或俘获的行为。

至于“殍”字,它特指那些在饥荒中因极度饥饿而死去,且尸体未被妥善处理、无人问津的悲惨景象。

在汉语语境中,“殍”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悲叹,更是对整个社会在灾难面前无力自保、生灵涂炭的深刻写照。它象征着历史上那些动荡不安、饥荒频仍时期,人民所承受的巨大苦难与绝望。

“殍”字的文化内涵

在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中,有这样一句震撼人心的描绘:“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这里的“六军门”指的是唐朝禁卫军驻扎的营地,而“饿殍”则是形容那些因饥饿而死的人。这句话直接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禁卫军的营门之外,饿死之人的尸体无助地倚靠着,而在营内,更是堆满了同样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一位逃难妇女的视角,深刻揭露了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盐铁论》中的“野有饿殍,不知收也”一句,则更为直接地指出了社会对于饥饿致死者的漠视与无情。这里的“野有饿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描述,更是一个成语的源头,它连同“野有饿莩”、“饿殍遍野”等表达,共同构成了对兵荒马乱年代中,百姓因极度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的生动刻画。

成语“饿殍遍野”解析

含义:描绘了因极端饥荒而引发的悲惨景象,其中大量民众因饥饿而死亡,尸体散落于田野之间,其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近义词:与此情境相近的词汇有“饿莩载道”与“哀鸿遍野”,它们同样用以刻画因饥荒、灾难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广泛死亡与绝望氛围。

反义词:国家昌盛、安居乐业,它们描绘了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民众生活无忧的理想状态,与上述的悲惨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造句:

1、由于连续多年遭受严重干旱,村庄的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饥荒之中,导致饿殍遍野,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凄凉与绝望之中,情况之惨烈,令人痛心疾首。

2、战争不仅带来了无尽的杀戮与破坏,更导致了严重的饥荒问题。整个地区因战乱而荒废,粮食短缺,饿殍遍野,许多人在绝望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整个社会的秩序与稳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饿殍遍野”的“殍”不读fú,那怎么读?什么意思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