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学校的师德建设都不是凭空完成的,都是基于学校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实践而生成的。因此,富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的师德建设是在每一所学校特定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所以,须避免忽视时间脉络和教育土壤的“无根”的师德建设。正如阿伦特所断言:“倘若过去不再把它的光芒照向未来,人们的心灵将在晦暗中游荡。”[1]在“过去和未来断裂”的“现实缝隙”中,实现对师德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让师德建设“有根”,令师德建设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地“生长而成”,是学校师德建设需要回答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就现实而言,尽管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学校具有师德建设得天独厚的潜在资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历史文化都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师德建设资源,这里需要的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敬畏和自觉,是对优秀文化内核的领悟和激活,是一代一代人对文化践行所演绎而成的富有生命力和感染性的代际传承。在学校历史文化的自觉传承以及作为师德建设资源的有效激活方面,H校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学校个案呈现
H校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在发展过程中沉淀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使其文化具有厚重感和崇高感。基于这样的文化根脉,H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凝练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学校悠久的文化底蕴使其师德建设的精神起点和文化氛围有着先天的优势。然而,历经时代变迁和教育变革,既有的学校历史文化要真正成为每一个老师内心深处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资源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而是需要学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结合时代变迁和教师实际进行师德建设的资源转化和利用,从而形成本校师德建设的独有优势和有效路径。H校在师德建设中对于学校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和深度利用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取得了卓然成效,呈现了一种基于传承性特征的“有根”的师德建设类型。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本分析两种方式展开。在学校现场,研究者实地走访调查了校园建筑和校史馆,访谈了学校管理者、资深教师、青年教师以及学生。在文本资料方面,收集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及管理文件,还有校史资料、教师总结,以及学校官网和公众号平台中的相关信息资料。基于此,本研究形成了对H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印象和相关挑战性问题的诊断分析。
H校在师德建设中特别注重基于学校历史文化的教师使命感的形成以及一代代师生道德影响下独特的代际传承路径的形成,与此同时,深厚的学校认同感所形成的校友认同力量也成为独特的师德传承路径。
(一)从“学校历史”到“教师使命”——学校校史文化的习俗性传承
道德具有形成机制上的习俗性。道德习俗以濡染熏陶的方式进入个体的道德世界,以延续性的文化传统形成其强有力的影响。这正是一种当代碎片化社会中珍贵稀缺的作为传统的存在。麦金泰尔明确指出,有这样一种美德存在——这就是对自己所隶属或面对的各种传统有一种充分领会的美德。而对传统的充分领会是在对未来可能性的把握中显现自身的,并且正是过去使这些未来可能性有益于现在。[2]H校因其特定的建校渊源和悠久辉煌的校史文化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学校氛围,使该校的老师们油然而生一种任重道远的使命感。老师们在访谈中反复提及“不能砸了学校的牌子”,这句朴实无华却有着强烈道德律令感的自我道德要求成为一种无声而强大的约束力量。这种约束力量既不是纯粹个体生发的,也不是强制性的外部强加的,而是由时间脉络中的外部文化侵染而产生的对于学校传统精神文化的敬畏感和认同感,并由此而萌发来自个体道德精神世界源头的“自我领悟”和道德自觉。这种道德自觉不是个体化偶然,而是群体性熏染,是这个学校的文化历史所构成的道德习俗传统所产生的浓烈的文化影响力而达成的自我要求。
H校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教育形象和口碑声誉是一代代H校人共同珍视并努力实践赢得的,所以青年教师们进入这所学校,就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这种“使命压力”,并由此而形成了由内而外的自我道德要求。
来到H校很有归属感,学校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来到这里你就会发现,我们已经沉淀在历史的底蕴里面。我们是这个学校长远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节点,可以说是这一阶段历史的缔造者。所以,我很有自己当家做主这种感觉,我们会把自己融入这个家,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砸了学校的招牌。
这样的学校文化传统的濡染和体验,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对日常工作的价值理解。他们会把自己嵌入学校历史的脉络中,在更为绵延广阔的情境中理解自己作为一个“好老师”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格局高大的教师道德意义解释,能够激发更深的道德动机和更浓的道德热情。
这种无形的压力,成为一种具体的责任感,就是觉得要尽快成长起来。因为自己不只是简单地教书育人,还在历史长河中,继承了先贤的精神,是要为国家培养可堪大任的人。
这样高远深厚的历史文化折射于青年教师身上,是独特学校文化在师德建设中的展现。然而这一过程并非自然过程,而是源于学校在师德建设中的积极作为和有效行动。在每年的新教师培训中,都会开辟专门板块进行校史介绍,让“H校人”的概念和身份成为一种强烈的精神文化归属感,同时也作为无形的道德压力形成内在监督机制。
学校的教师培训特别有针对性,通过校史介绍,参观校史馆,涵养教师的教育情怀,让每个人在这里都有一种“我是H校人”的认同感。这样的感觉,会让我们年轻老师沉下心来,愿意为教育付出努力,愿意为打造更好的学校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另外,学校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所郑重举行的各种与学校历史文化相关的仪式活动,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教师的文化感知和思想境界。
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为革命先烈扫墓,表达崇敬和追思。这样的活动特别震撼人的内心,每个人都会被这种氛围感染,不知不觉中感觉到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尤其是对学校的文化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正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扎根”。西蒙娜·薇依指出,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那么这棵树不仅需要阳光、水分、大地的滋养,还需要自由、责任、荣誉、平等、秩序、集体等供灵魂成长、发育的养分。只有如此,这棵树才能有茁壮的根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一个人通过真实、活跃地参与某一集体的生存实践而拥有一个扎根的状态。[2]正是因为把自己嵌入学校历史的脉络中,在更为绵延广阔的情境中理解自己作为一个“好老师”的价值和意义,青年教师才获得了强烈的道德律令感和高境界的自我道德要求,并形成了强烈的时间维度上的个体道德升华和使命自觉。
(二)从“崇敬母校老师”到“成为母校的老师”——教师道德文化的具身化代际传承
在师德建设中,往往将教师道德视为个体自我内在的道德品性,从而关注当下时间节点的针对个体的规约和完善。此种师德建设背后忽视了时间延展性进程中道德主体之间的具身化互动所形成的道德影响和塑造。这种自然的代际的互动性影响诠释了具身道德的嵌入性功能和价值。具身道德(Embodied Morality)被定义为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道德心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3]在H校存在着这样一种教育信念——“回到母校,做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极好地揭示出教师道德在具身化代际传承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深层价值。
如果说学校文化的熏染是一种直接的源于文化根脉的师德影响,那么教师道德文化的代际传承则是学校文化在教师身上的“活化”,继而形成生命之间的人格感染和道德传承。在百年的发展演进中形成的以身立教的优良教风已经流淌在H校每一位教师的血液里。这种教师道德文化的代际传承是通过从“我的老师”到“我”的师生之间直接的代际影响完成的,并通过学生选择继续做回“H校人”而得到传承,“我要做成像我的老师那样的老师”是这种传承得以完成的内在信念体系。
昨日H校学子,今日H校教师,他们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化作传承学校教育传统的执念。很多H校校友选择回母校做老师,教书育人,赓续学校的文化和精神。
因为“崇敬母校的老师”而执着地“成为母校的老师”,以完成学生时代“我也要成为这样的老师”的信念和梦想。这一方面展现了一代代H校教师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形成的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强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H校教师师德无须过多外在强制而自然形成的代际传承。这种源于学生时代的记忆而形成的教师道德认同甚至是道德信念,具有深层的精神联结和情感纽带,因而具有强大的持续性的指向生命深处的影响力。
我在H校做学生的时候,就经常会在脑海里浮现这样一个画面——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讲台上,像我的老师一样热情地呈现每一节课,和学生们分享我的想法。我觉得当H校的学生真的很幸福,所以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回来,把我的老师们身上美好的品质传承下去。
回到母校当老师的“H校老师”自觉传承母校的教师文化,努力成长为能够“影响学生的好老师”。正是通过这样的“以人传人” “以身传身”,老师们完成了具身意义上的教师道德传承。这是一种默会的影响,却深入人心,历久弥深。
(三)从“校友的力量”到“教育的力量”——校友师德叙事的认同性传承
“为什么做个好老师?”“做个好老师何以值得?”这些深层的价值追问是教师建立自我道德认同的根源性问题。“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以及“桃李满天下”都是教师心心念念的理想和幸福图景。因此,跨越时间、历经岁月的校友回到学校所进行的教师道德叙事,能够在内心深处令教师个体乃至整个教师群体体会到“当个老师真值得”的价值感,以及“还被学生记得和感恩”的欣慰和自豪。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却能带给老师们最深刻的欣慰感和认同感的回馈方式。然而,校友资源在师德建设中的这种独特价值往往是被忽视的,很少有学校能够从教师道德尊严感和内在道德动机激发的角度去思考校友资源对于师德建设的价值。而H校利用其在学校历史发展方面的特殊优势,在校友资源利用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好效果。建校百年,H校培养了一批批卓越人才,也积累了丰富的校友资源。校友是以对学校的情感和精神文化认同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如何激活校友群体中的师德建设资源,H校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增强教师学校文化认同和教育职业认同的效果。
H校利用校友会微信公众号请优秀校友讲述“好老师”的故事,让老师们感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加认同教师职业。毕业学子回忆和讲述的母校老师的故事,是对学校教师道德文化的再度强化和传播,反过来又印证了老师们道德努力的价值,从而强化老师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动。学生对“好老师”的回忆,是对老师直接的褒奖,带给老师的是最真切的感动和幸福。
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的M校友对老师们的回忆,很有代表性。
母校给我的最宝贵的礼物,是学生时代的自驱力和工作以后的使命感。我能成为教师,受母校老师影响很大。数学老师曾经和我讨论关于入党的问题,老师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老师说,人要有报效国家的决心和进取心。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我选择在大学任教,把追求进步、服务国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的选择和母校老师对自己价值观的塑造息息相关。
校友们因为认同并热爱学校的文化,敬重并热爱自己的老师,并以各种方式回到母校表达感怀感念之情,使“这个校园里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一代代生生不息地传承”。
H校在师德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化的师德建设传统和文化积淀,取得了具有内在传承机制的师德建设路径。然而,时代和教育的变化和学校的发展都会对师德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基于实地调查和访谈,以及文本资料的分析和归纳,H校的师德建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一)系统化师德建设理念的自觉提炼
在传承性师德建设这种具有长效性的师德建设模式的形成中,H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特色。然而,师德建设具有系统性,如何形成整合性的理念和体系性的框架,统摄师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和要素,是更具整体性和系统化的师德建设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基于师德建设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内核性理念和系统性设计,形成学校师德建设之“魂”。H校可以对百年文化所形成的独具优势的师德建设资源和教师文化形成的具身性的代际传承机制进行深度凝练和系统阐释,从而形成特色化师德建设的观念意识,并基于此系统梳理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教师文化特色和校友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师德建设经验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概括和梳理,进而达成未来师德建设走向专业化的指导性理论共识,从而将该校的师德建设水平提升至更高的理论和观念层级。
(二)专业化师德建设实践的路径拓展
在教师专业化不断推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性被不断重申的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的专业实践取向成为必然趋势。师德建设的专业实践取向意味着进入教师专业生活之中发现专业道德问题并提供专业支持,而非仅在外部进行规约和管理。虽然H校管理者已经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师德建设自觉,然而更进一步的专业取向的师德建设还需要探索师德建设的专业化范式和路径。师德建设需要针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老师,发现其专业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研究和回应;围绕教师在不同专业生活领域中的专业道德问题和挑战进行研究和引导,如教师的教学伦理、班级管理伦理以及科研伦理等;针对困扰教师专业道德的突出主题进行专门化的研究和指导,如家校关系中的伦理冲突、特殊学生管理中的伦理冲突等。只有基于专业实践取向的师德建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推动教师的专业道德发展。以专业的思想和方式解决师德建设问题,可以使师德建设更加内在于教师的思想和心灵之中,从而更具实效性。
(三)双向性师德建设时间维度的创造突破
当前,无论是技术还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迭代更新都在加速。未来维度的师德建设显得日益重要。传统让我们回望过去而有深厚的根基和底气,而未来则使我们前瞻远方作出预见和回应,使我们更有信心并充满希望地走向明天。在学校师德建设中,解决好传统的代际传承的同时还需要思考基于这样的传统更好地走向未来。比如,“Z世代”教师进入职场之后,并非一味适应,而是形成他们鲜明的道德需要和对既有惯习的改变。与此同时,老教师习以为常的相处方式,在新教师看来可能就是“缺乏边界感”。因此,在师德建设中如何既传承传统又回应年轻教师的价值需求和代际特征,就成为另一个挑战。
从传统走向未来的另一个维度是在全球生态危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事关未来的生态伦理、技术伦理等纳入师德建设的内容范畴,形成教师更为全面而开阔的专业伦理观念,以更好适应教育发展和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因此,师德建设在时间维度具有双向性的需求,既需要创造性地传承传统,又需要开创性地回应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蔡辰梅:师德建设何以“有根”——学校代际传承性师德建设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