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服饰有关的汉字,真多

在古代,服饰除了御寒、装饰等实用功能,还有重要的礼仪内涵,如“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通过字词了解古代服饰文化,对于我们阅读古籍,欣赏古诗词很有帮助。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张艳玲按头衣、足衣、体衣对此进行了探讨,请看——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服饰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美学意蕴,衣、食、住、行,衣为首。华夏民族的服饰大致分为三类——头衣、足衣和体衣,下面分类谈一谈。
TOU YI
头    衣
古代,头衣又称为“元衣”,因为“元”本来就指头。汉代就将帽子称为元服。上古时代,等级分明,衣帽穿戴成了地位的标志,古代贵族男子的头衣一般有冕、冠、弁(biàn)、胄等,平民男子的头衣则是巾、帻等。
冕,本义是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帽子,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祭祀时所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说文解字》记载:“冕,大夫以上冠也。从冃(mào)免声。”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延的前后端缀有数串小圆玉,叫作旒。天子的冕有十二串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历代形制大略相同。现在我们在体育赛事中常用“加冕”“卫冕”表示获得冠军,用的是冕的引申义。

冠,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是古人戴在头上用来束发的东西,形状像扣在发髻上的小罩子,因此又叫作发冠。起初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生活方便,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官服制度,通过冠、服可以区分一个人的官职、身份和等级,或者表示不同的礼节和仪式。《礼记·冠义》:“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人视服饰为社会的重要规范,由此可见一斑。
汉代的冠主要有冕冠、通天冠、长冠、武冠、进贤冠等,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的官帽有严格规定。如帝王在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要戴冕冠,在朝会和宴会上戴通天冠。我国古代士以上阶层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许多词与“冠”有关,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并取字;“冠士”,指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冠子”,指已行过冠礼的男子,又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而冠,所以冠子又指称二十岁的成年男子;“冠岁”,是指男子二十岁;“弱冠”,是指刚成年;“冠者”是指成年人,如《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弁,是古代一般贵族男子戴的一种帽子,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弁,主要有爵弁和皮弁,爵弁用于祭祀,皮弁用于田猎和战伐。
胄,是古代士兵作战时所戴的头盔。《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有:“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介胄之士”指穿戴盔甲的士兵。后来,“胄”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的子孙,如贵胄。
巾、帻,是平民老百姓的头衣,是用来包裹头发的头巾。二十成人,士以上阶层的男子加冠,庶人则包巾。
ZU YI
足  衣
足衣是穿在脚上的装束,先秦时泛指鞋袜。自汉代开始,足衣有了内外之分,足之内衣为袜,足之外衣指鞋。古代用来指称鞋的主要有履、屦(jù)、屣、屐、舃(xì)。
履,是古代鞋子的总称,隋唐以前一般不称鞋而称履,成语有“削足适履”“郑人买履”等。《说文解字》记载:“履,足所依也。”《释名·释衣服》中也有记载:“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正式场合,古代士子必须着履,因为履和礼密不可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今天我们出席正式场合,要“西装革履”,以示庄重严谨和尊重。

屦,本义是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庄子·列御寇》中有:“列子提屦,跣(xiǎn)而走。”
屣,用草编成的鞋,称为草屣。草鞋为贱物,因此古人常以脱屣、弃屣比喻事情之容易或对人事看得很轻。屣作动词用时,意思是拖着鞋走路,如《后汉书·王符传》:“衣不及带,屣履出迎。”(衣不及带:来不及把衣带系好。)
屐,我国最早的旅游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里的“屐”就是旅游鞋,是一种木底有齿的鞋,后泛指鞋。唐以前,屐是旅游用的鞋,在宋代以后基本上就是专指雨鞋了。
舃,是一种复底鞋,在鞋子底下加一层木底。类似现在鞋底上加一层鞋掌,走在泥地里可以不湿脚。《释名·释衣服》:“复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木复其下,使干腊也。”
TI  YI
体 衣
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统治阶级建立了体现社会等级的服饰制度,社会等级观念便在服饰中体现出来。《通鉴·外纪》记载:“帝始作冕垂旒,充纩,元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旁观翚(huī,指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野鸡)翟(dí,指一种长尾野鸡,羽毛用作舞蹈道具)草木之花,变于五色为文章而著于器服,以表贵贱。于是衮冕衣裳之制兴。”《周易·系辞下》也有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说明了服装在夺取天下、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国最早的衣裳的基本形式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中记载:“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可见衣与裳是有区别的。衣,主要是指上装;裳,主要是指下裙。《诗经·邶风·绿衣》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这句诗的意思是绿色的上衣、黄色的裙子。后来“衣”引申为衣服的总称。

上衣主要包括襦、袄、袍、褐、衫等。在古代,这些衣服样式不同,也标志着不同的等级。
襦,是指短衣、短袄,分单层和夹层絮棉两种,后者渐渐发展成为另一种服饰形制——袄。歌颂东汉时蜀郡太守廉范的《五绔歌》中就有“平生无襦今五绔”,其中的襦就是指袄。襦有时候还特指短上衣,它是汉代百姓的日常服饰,为一般百姓御寒所穿。如《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这里的襦指的就是齐腰的短装。
袍,是指长袄,也是一种御寒的衣服,里面铺的是乱麻,一般来说,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汉代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已经演变成礼服了。《诗经·秦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的“袍”则特指战袍。
褐,《说文解字》中说:“粗衣也。”指用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粗布短衣,古时为穷苦人所穿。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乃使其从者衣褐”,“从者”是指随行人,“衣褐”就是穿粗麻制成的短衣,也就是打扮成下等人、穷苦人的样子。
衫,就是单褂。分为两种:一种没有袖子,穿在衣外,一种穿在衣内,为贴身的短袖衫。衫十分普遍,男女贵贱皆可穿。其中最典型的是襕衫,这是一种上下相连的服装。在古代,襕衫为官职公服,学子也穿。在现代,一般用于男子成人礼等场合。

“裳”与“衣”字组成“衣裳”时,读shang,轻声,而单用或者与“衣”之外的其他汉字组合时读chánɡ,二声。“裳”字本义就是裙,引申为下衣。下衣主要包括裙、裤、裈(kūn)等。
裙,《释名·释衣服》记载:“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可见裙是由很多幅布连接而成的。郑玄注《仪礼》谈道:“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前后加起来共七幅布。裙装在魏晋以前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女都可穿;魏晋以后,裙子成为女性的主要服装。
裤,《说文解字》中没有“裤”字,有“绔”字,解释为“胫衣也”,是套在腿上不包住臀部的。从出土文物来看,古代的裤子是没有裆的,这是因为古人的上衣比较长,可以挡住裆部。真正的裤子是在汉代以后出现的。成语“纨绔子弟”中的“绔”即裤子,“纨绔”即白细高档绢绸裤子。
裈,一种相当于现代的内穿裤衩或外穿短裤,一般穿短上衣时才穿;另一种则相当于今天的长裤。其特点是都出现了裆部。古代形似内穿裤衩的称为“犊鼻裈”,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不缝裤管,只是一块布缠于裆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自著犊鼻裈,涤器于市中。”司马相如有意穿犊鼻裈以示贫贱。
从古至今,服饰的形制、衣料、用途、穿法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饰文化的内涵也越发丰富多彩。服饰最初的实用和伦理意义发展为“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的审美意义,拥有了炫目的文化光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化|和服饰有关的汉字,真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