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宋·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流水,于是有了: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明·唐寅《流水诗》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杨柳,于是有了:
暖暖寒寒,酝酿出、花花絮絮。
又难禁、风风雨雨。
——清·董元恺《解佩令·咏柳》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琴音,于是有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春天,于是有了: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元·乔吉《天净沙·即事》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夏天,于是有了: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秋天,于是有了: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冬天,于是有了: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唐·寒山《杳杳寒山道》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除夕,于是有了: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唐·白居易《三年除夜》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桃花,于是有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荷花,于是有了: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宋·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菊花,于是有了: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唐·李商隐《菊》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梅花,于是有了: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宋·辛弃疾《念奴娇·梅》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雪花,于是有了:
蔼蔼浮浮,瀌瀌弈弈。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瀌瀌(biāo)、弈弈:形容雨雪非常大)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离别,于是有了: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愁绪,于是有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秋词》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思念,于是有了: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清·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美好,于是有了: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妆。
——五代·佚名《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当我们用叠词来写闲情,于是有了:
无所事,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盈盈、依依、婷婷,读了诗才知道,叠字名原来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