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茂桥的哥本峇鲁小贩中心里,张炳兴经营着一家香铺,闲暇时他便在店里练习书法,渐渐地也开始帮街坊邻里代写对联和文书。
华校出身的张炳兴(66岁)一直对书法等传统文化有热忱,但幼年时家中兄弟姐妹多,没有机会深入学习。
2015年,他因身体状况欠佳,结束了工厂的生意,过上了和朋友们喝咖啡谈天的悠闲生活,于是他决定弥补自己年少时的遗憾,开始苦练书法。
张炳兴说:“学书法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华人就应该把华文字写好。我看到光明山有招生布告,我就报名去学。”
2019年,他在小贩中心里开了一家香铺,起名为“九桥居”。张炳兴自小便生活在宏茂桥一带,对这个社区有很深的感情,于是将宏茂桥旧称的“九条桥”化作了店名。
在快节奏的商业化时代,手写的温度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着迷。每年的农历新年,他都会和书法班的老师同学,一起为寺庙或社区代写对联。
平日他一边顾生意,一边在店里习字,有时会遇到香客找他讨幅字,有时会遇到志趣相投的知识分子,畅谈许久。
他说:“手写的对联,比买来的更有生命力。现在外面摆摊帮人写字的已经很少了,有这样一个固定的档口,别人比较好找,也有助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交流和延续。”
他回忆说,一个80多岁的老妇从巴刹鱼贩打听到他这里可以写字,店铺上午9时才开门,她7时就开始等,因为家中祖先牌位的纸破了,须重写,很难找到提供代写服务的店铺。
张炳兴一方面精进自己的书法、采购不同的纸张,一方面与时俱进,开设了网店,提供电子支付和邻里购物券等支付方式。在小贩中心一隅,他坚守着这份夕阳产业,也守护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新加坡华校老校友:华人就应该把华文字写好!小区香铺帮人写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