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 日本美食-寿司

历史来源

寿司是一种日本传统美食。日本古代时候的寿司,是用盐和米腌制的咸鱼,后经演变形成如今的寿司。在日本,寿司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标志,被认为是一种美味和健康的饮食选择。 

“寿司”在日本古代写作“鮨”(すし),原本是咸鱼的意思。“寿司”这一名称,是由于在祝贺的酒席上,「すし」被大家极力称赞,认为是“掌管寿命”的事物,所以就作为「すし」的假借字从江户末期开始使用。

饮食文化

日语名:すし,sushi,也作“鮨”或“鮓”音(sushi或zushi)既可以作为小吃也可以作正餐,日本常说“有鱼的地方就有寿司”,这种食物据说来源于亚热带沿海及海岛地区,那儿的人发现,如果将煮熟的米饭放进干净的鱼膛内,积在坛中埋入地下,便可长期保存,而且食物还会由于发酵而产生一种微酸的鲜味,这也就是寿司的原型(即:鲋寿司)。

日本的寿司,主要是由专门的寿司店制作并出售。店中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厨师,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将去了皮的鲜鱼切成片和其它好材料码在等宽的米饭块上,由于各类鱼虾的生肉颜色不同,寿司也是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生产制作:

主料:凉白饭,绿茶粉,紫菜,香肠

做法:香肠用紫菜包起,封口处用几粒米饭黏住,另取一张紫菜,鋪上饭然后放上刚才做好的香肠卷,在卷起;把卷好的国社对切成4份,把绿茶粉加进饭中拌匀,饭变成绿色,然后煎蛋。

寿司分类:

握寿司:

(日本江户时代兴起)制作者用手把米饭握成一块,涂上一层山葵(日本芥末),最后铺上配料。

箱寿司:

“箱寿司”则是先将饭放入木盒中,铺上各式配料,加盖力压,然后把木盒寿司拍出来,切开一块块,状若箱子,因而得名。

卷寿司:(maki-zushi 巻きずし),在小竹帘上面铺一层海苔(紫菜),再铺一层米饭,中间放上配料,卷起来成一长卷,然后切成小段。

食用指南:

在吃手握寿司时,要把下面米饭的部分反过来,用生鱼片部分蘸酱油。日本人吃东西讲究优雅和完整性,如果把米饭部分来蘸酱油,料理师傅精心捏出来的寿司形状就会破坏,米饭部分就会散开来,使酱油碟里都是米饭。

吃军舰寿司时,就是用第二种方法。军舰寿可无法像手握寿司一样反过来蘸酱油,也没有办法用米饭部分蘸,这样米饭也会散开来。

太卷、细卷寿司蘸酱油的方法:将太卷、细卷稍微倾斜,用米饭和海苔的边缘微微沾取一些酱油后品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化交流 | 日本美食-寿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