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活,树挪死。求变迁徙,为梦想而奋斗,一直是不同时期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几百年前,大清入侵中原,天下大乱。一枝由江西横立山朔江而上的柯姓兄弟,流落到山清水秀的田镇山上轮境塘。与此同时从阳新县和其他地方何、程、高、陈、徐姓流民亦避祸于此。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轮境塘已繁衍到近百户人家,将近五百人口,烟火鼎盛。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居石屋,食杂粮,人们生活普遍贫穷落后。山地易旱,靠天吃饭。不少人家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大多兄弟姐妹七、八个,姑娘往山下平原跑,导致后生伢娶不到媳妇,他们再也不想过着祖辈父辈困顿的日子,像候鸟一样开始了新的迁徙,脱离肩挑背拱的原始生活方式,纷纷走出深山,奔向改革开放的山外世界。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新时代发出的新号召。对山上人而言,从八十年代初,他们就已经走在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据柯正裕老人讲:轮境塘人从1984年就开始与田镇村领导接触,意向迁到原“五.七”干校鲤鱼洲。当时田镇村不肯接受山上村民户口,田镇政府组织出面做工作,为第一批下山的32户山民拔土地180亩。1986年下半年,何仁贵、柯美生、何中青、何中富、何中来、柯传胜这6户最先下山,在分配的宅基地上做一间或一层平台小房(预制板),记得是山上庄稼收割完就搬到鲤鱼洲的。最难的是这第一批下山的人,一切从筷子箩置起!
记得柯美生红砖民房即将落成时,那天我帮工在现场,东墙的木梁还未架,天气骤变,顿起狂风,因空斗砖墙单薄一下被掀倒,柯美明被压在倒下的墙边就差点丧命,多亏他练就了一身气功幸免于难。面对突变情况,柯美生当时几乎下傻了!至今说起心有余悸。
我是1987年秋父亲过世后带着一家人下山的,万事开头难,做不起楼房做民房。当时只柯金华家做了连三两层小楼。后来直到九十年代末,只有最穷的几家还在山上。直到2004年华新水泥落户上郭村,放炮取山石像大地震一样,直接威协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地方政府开始督促整体搬迁。到2010年,由于祥云企业新厂扩建,山民历经6年又从鲤鱼洲全部迁到现在的郭冲上龚江边落户。
回想过去的石头茅屋,到后来红砖民居,再到今天的别墅新区,我年介八旬,亲眼亲历了山上人民的历史新生。如果没有田镇办事处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全力谋划,恐怕我们至今还窝居在大山深处,许多现在当了爷爷的山民,无疑都得打光棍!
托共产党的福,现如今鲤鱼洲新村已有190余户,近千人,小车洋房,儿孙满堂,房前屋后,花园莱园,一年四季,风不吹雨不打,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也是从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新生活。住的赛过金銮殿,吃的天天是过年,穿的四季样样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时代就没有新山上!
当笔者来到山上新村,人们忙时,人人创大业,户户奔小康;闲来个个广场舞,常常乐园游。看到他们晨昏的广场舞,听到山民的笙歌箫笛,文曲采茶唱,山野夜调哼。无疑,他们的心情是惬意的,生活是幸福的!
你看: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台,花园般的四季香,香樟丹桂绿树掩映;还有池塘鱼跃,村前小港碧流环绕,堤外大江东流;背后关山层峦叠嶂,上郭新区尾随;西与脱贫新区接壤,东与马口新区、上龚新区毗邻;更有村委会办公楼气宇轩昂,智慧星育儿园画栋连云,鲤鱼洲文化活动中心飞檐翘楚。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图风光,既新颜俊雅,又古意深厚,真乃鱼跃龙门美不胜收!
有词赞:《金缕曲.新山上》
应羡生花笔。每神来、驰骋捭阖,桃源挺立。眼前横生妙趣景,敢比苏杭意气。也获得、隹朋邀席。笑寄风华松竹傲,将奇思、化作诗波水。今与昨、君应记。
平生往事南柯忆。望共来、长吟幸福,楼台重会。美好时光情怀少,到此人生无悔。把酒言欢歌昼夜,仰天河、醉将功名取。黎明白,日升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张才军:田镇山上村,从深山走向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