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送东阳马生序》的两处“不知”

前段时间,古文《送东阳马生序》突然在网络上“走红”。这篇文章被收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勉励其同乡后学马君则写下的临别赠言。文中,宋濂回顾了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强调了勤勉读书的重要,激发了许多人内心的共鸣。

再读这篇经典课文,笔者也有些新的发现。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宋濂两云“不知”,一为“足肤皲裂而不知”,一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真的“不知”吗?

来看看这两处“不知”出现的情景:“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此真实的场景,如此写实的笔法,如此细致的刻画,使读者产生如在眼前之感。如若“不知”,怎会记得如此清楚,又如何在多年后清晰想起当时的状态与感受呢?从这两处“不知”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为文为人之道。

“嗜学”“慕道”而不觉读书艰苦。文章开头说“余幼时即嗜学”。一个“嗜”字,道出宋濂作为文学大儒,与一般求学者对待学习的境界之别。《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为以学为乐,始终怀抱对学习的热情,宋濂才能走出幼时无书可读、无师可问的困境,得以“遍观群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这句话中的“慕”字,凸显出宋濂对圣人之道的追求。这让他分外珍视学习的机会,向前辈请教学问时,态度十分恭敬,礼数十分周到。正因他求学的意志如此坚定,才能“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此处借助自己曾经的求知经历,提示马生要始终抱有对知识的追求、对学习的热爱。

精神富足而不觉物质匮乏。第二处“不知”使用了对比手法。从宋濂的描述可知,他的同学们都是富家子弟,生活条件优越,穿着打扮十分华贵。宋濂“缊袍敝衣处其间”,无疑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挑战。但宋濂“略无慕艳意”,因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因为能够读书学习而感到快乐、满足,因心有所系而淡定从容。

《送东阳马生序》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寄深意于其间。如“乡之先达”的严词厉色,与宋濂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宋濂一心向学、不怕委屈的态度。又如宋濂求学过程的种种艰辛,与马生等太学生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无业师难寻之苦等形成对比,既体现了现今求学条件的优越,也含有对天子仁德宽政的歌颂,彰显了宋濂为人臣子的忠心。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宋濂两云“不知”,意在弱化当年求学之艰的主观感受,同时寄寓自己对后辈学子的殷殷期盼与勉励之情。他希望年轻的太学生们珍惜当下的优渥条件,在求学之路上坚守本心,方可业精德成。

对于《送东阳马生序》,有网友表示“上学时没有读懂,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提醒初中教师,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可以借助这两处“不知”,让学生抓住语言的矛盾之处深度开掘,探究其奥妙。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如开篇宋濂说自己幼时“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身为贫家子弟,他如何取得藏书之人的信任?有借书者,必然也有拒借者,宋濂如何应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模拟对话,从中体味宋濂求学的不易,对其渴求知识的心态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又如,对于先达的叱咄,宋濂“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这种做法。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探寻宋濂此举的深层心理原因,让学生明白这并非卑贱之态,而是宋濂尊师重道、珍惜学习机会的表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本解读|《送东阳马生序》的两处“不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