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说文|“不速之客”为何人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成语“不速之客”就是走得慢的客人,“速”就是速度。《说文解字》说:“速,疾也。”然而,在我国最早的字典《尔雅》里,“速”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速,征也。”“征”指征召。因此,古代“速”字有两个基本意思,一个是速度快(形容词),另一个是邀请(动词)。《尔雅》成书早于《说文解字》,因此“速”之邀请义的出现也早于速度快的意思。

也有学者说,“速”之所以有邀请义,源于“速”是“誎”的借字,而“誎”在《说文解字》里就是“餔旋促也”——也就是邀请、催请别人吃饭的意思。《诗经·甘棠》:“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这里的“速”字依照《尔雅》解释为“召也”。高诱注解《吕览》时说:“召,请也。”可见,“速”字早期作动词使用时,均为“召请,邀请”的意思。
“不速之客”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易经》。涉及《易经》的词语多因与神秘卦象有关而显得难以理解。《易经·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大概意思是:不速之客来了,恭敬地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虽然位置不合适,但没有大的损失。这里的“不速之客”指的就是没有受到邀请而来的外人。

“不速之客”在漫长的文字历史发展中用例很少,直到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才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时期,其基本含义还是遵照明代《幼学琼林》这本蒙学典籍里的说法:“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请自来,来的次数还不少;二是假称为所谓的老朋友或者熟人。比如《聊斋志异·青凤》:“生突入,笑呼曰:‘有不速之客一人来!’群惊奔匿。”到了现代,“不速之客”成了常用成语之一,在许多地方都表示不请自来的客人或者事先没有打招呼而突然出现的客人,基本没有脱离本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谈语说文|“不速之客”为何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