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以童言寄吾心——朱自清《春》审美价值新探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春》。这是作者专为青少年而作的散文。笔者立足文体属性,从视角选择、感官呈现、联想想象、语体风格等角度,分析《春》的审美价值。

 

《春》的创作背景

文学性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有我”,即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以及“独特的情感认知”突出作者的主体性。(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在笔者看来,较之朱自清先生其他的散文名篇,《春》在言说对象上倾向于日常事物,语言表达通俗浅显,作者自身的文学风格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隐蔽性。

笔者考察了《春》的创作背景和流传历史,发现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春》都未被收入朱自清先生的作品集里。有研究者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七月初版发行”,“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陈杰《再谈〈春〉的出处和版本》)。由此可见,《春》是在中国现代散文诞生之初,朱自清先生专为青少年学习白话文而作的文章。作者在文字中隐藏了作为成年人的自我,从思想、感情、语言、行为方式等方面体认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理想,形成了既符合青少年审美情趣,又和作者独特体验相通的艺术境界。

 

《春》与青少年审美的契合

作为一篇专门写给青少年的散文,《春》以青少年的视角关注春,以青少年的方式认识春,用青少年的思维表达春,以最贴近青少年心理的方式抒发对春的审美体验。

寻常有趣的视角选择。《春》在言说视角和对象的选择上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体验。文章几乎没有叙述性内容,所写的山、水、草、花、风、雨皆无具体情境的铺叙。它们可以是任何人家屋子门口的一片寻常草地,是路边或院子里栽种的果树,是随处可闻的一阵鸟鸣……读者不必具有丰富不凡的生活见识和感怀伤春的文学经验,通过文中所写的寻常之景便能引发共鸣,产生亲切感。此外,青少年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有趣而非有用的事物上。看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绿草,他们想到的是“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看到春花烂漫,他们从花朵婀娜娇艳的姿态,想象出一场热闹的竞赛,“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青少年难以生发文人的情思,但混着青草味的泥土、清脆婉转的鸟鸣和牧童随兴而起的笛声,能够直接引起他们的愉悦。

丰富直观的感觉呈现。《春》通篇诉诸各种感官感受来表现春意。对青少年来说,春意不在感叹时序的诗文里,不在落花伤神的传统里,而在于气候的变暖、色彩的鲜亮、活动的丰富、声音的悦耳。“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是纯粹鲜明的视觉描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是通过直接而丰富的触觉、嗅觉和听觉,写出春风给人带来的舒适愉悦。作者还擅用镜头化的语言描写春景:春雨让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到了傍晚,“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明与暗既对比鲜明又相互衬托;那在雨里“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和“地里工作的农夫”,明明是动的,却仿佛被镜头定格。

活泼生动的联想想象。《春》运用青少年的思维表达春。一是拟人。如果说成人的移情于物是抒情手段,以人度物则是孩童的自然天性。《春》全文共十个自然段、三十句话,其中前五段中有九句话采用拟人修辞,前两段全是拟人句。“欣欣然张开眼”的大地,“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的鸟儿……这些拟人化的事物让《春》的童趣质感扑面而来。二是比喻。《春》中有很多经典比喻句,如形容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形容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先生并未选择典雅婉曲的喻体,而是引生活常见之物,取自然纯粹之象。读者无须进行理性思维的加工,而是诉诸最直接切近的联想,唤起活泼而具体的感受。三是故事化联结,即把原本无关的事物以情节化的想象联结起来。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嘴馋的孩子由闭眼这一动作,实现由花到果、由嗅觉到味觉的联通转化,活泼可爱。

清新畅达的语体风格。《春》的语言清新畅达,营造出一种与孩子谈话的氛围。一是语言通俗简白。如“不错的、可别闹、瞧”等口头语自然穿插,拉近文本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开满了花赶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等通俗化表达平易近人。文中所引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也简单易懂,青少年耳熟能详。二是句子简短明快。《春》全文多用短句,三字句、四字句尤多,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朱自清先生规避了白话文写作初期表达欧化、半中半西的弊病,把修饰性成分拿出来,放到中心成分之后,缩短句长,如“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春》中的句式也符合汉语口语表达习惯,根据语境不同程度地省略了成分,如“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样的表达简洁不拖沓,既强调了事物的性状,又加强了文字的画面感,还让叙述节奏慢下来,更具抒情意味。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体察课文写作特点,感知“这一篇”独特的文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用“我看到……,我想到……”句式进行联想式赏析。朗读课文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重音、停连等技巧读出“童言绘春”的天真、活泼和纯朴,感悟课文的童趣审美。

 

《春》对青少年审美的引导

诗性审美的意境营造。《春》中意象纷繁:活泼的草、热闹的花、醉人的风、欢悦的鸟、宁静的雨、积极的人……这些意象在变化和对比中产生诗性的节律和内在的张力。从局部看,作者多处使用意象间的衬托和烘托来营造意境,如用黄晕的光烘托夜的宁静,用行走的人、静默的屋烘托雨的细密。从整体看,《春》的意境由传统转向现代,富于层次变化,是雅俗共赏的典范。文章前几段的意境是古典的:既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生机,也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生动;既有“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活泼,也有“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的静谧。后几段写人们迎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独立成段,语言质朴通俗,让人们感受到春的朝气和力量。

积极向上的情旨传达。《春》一文以“春醒”总起,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方面表现春意,每个方面的描写都寓情于景,引发读者关于春的感受。结尾部分鼓舞人们把握大好春光,积极行动。朱自清先生使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引导他们用不同的心境去感受春的各种面貌,由身体感受上升到心灵感知,再获得精神鼓舞,情绪也经历从高昂到沉静再到积极的变化历程。这样的写法巧妙弥合了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审美差异,情旨的传达流畅自然,丝毫不显说教痕迹。

教学《春》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意境营造、情感传达,体会情志的变化与升华,深刻感受《春》“以童言寄吾心”的艺术价值,感悟其所承担的成人与少儿进行情感交流、精神对话的社会功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本解读|以童言寄吾心——朱自清《春》审美价值新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