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民:武穴徽州人的那些事

徽州人在武穴谋生有他们的同乡会,明清鼎盛时期建有会館,徽州人十分重尚文化教育,属有“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传承楹联,凭70年前记忆,最早的徽州小学在圹下街那栋玛瑯古的房子,也有人说是教堂。

徽州会舘设在現在居仁街处,明说是街,其实是巷,内无商舗,会舘设在中间段,坐南面朝北,东边朝正街口,西边至后埧街口,进入出口处都设的是圆门。徽州会舘解放前后名气挺大,只记得粗柱子,木框架结构蛮气派,厅也宽暢,儿时随着穿长大褂父亲去里面转转,方知那是居仁街武穴徽州会舘,,会舘内有各地帮会如黟县、休宁、祁门、青阳、径县等小帮会。

会館是徽州人理事机构,集会及活动场所,据查老清汉先生曾谈及,解放前、由显赫的南货名商,德高旺重的鲍信斋先生担当会舘舘长,理事徽邦商务及徽商中的重大事务。

 

徽州人在武穴经商的人很多,来自皖南的休宁、黟县、祁门、绩溪还有出宣纸之乡的径县,那时的徽州府是歙县,这里统称徽邦即徽州人。正街上的南货、百货、布店舖等林立,徽州的、本地的、还有外地的都有自己的名号,也有朋友之间合开的,且也许那个时期最早的股份制。我记得解放初住在焚金炉巷,前舖面临正街上的布店叫同富贵,名号真吉利好听,一巷之隔,壁临也是面向正街上叫陶华成,也是布舖店,父亲从黟县西递随叔出来,由他托人担保介绍出陶华成那尔打杂而后学徒,他从学徒,临柜一直干到帐房管事,从解放前一直干到解放后解体。

徽州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最讲究的是忠孝廉耻家风、族风、人格品行之风。骆驼精神,驼重不驼轻,吃亏精神,吃亏是福,能吃亏在一堆,以心怀豁达与人为善与人为伴,以诚信待人交往,用行为与人相处,与人处事,也是徽啇能立于商贸中长盛不衰的经验之举。

武穴徽商祖坟山

民间有一种“死无葬身之地”的诅咒,骂人的说词,作为徽州人很禁异这种说法,在外地闯荡谋生的徽商向来有同舟共济,团结互相,不畏艰难,孝善好施,开拓奋进的精神。

逝世后要有地方葬身,对与一个异乡人必须考虑到的大事情。解除徽商后裔的后顾虑,明清时期武穴徽商正处正旺兴盛期,此时名声显赫,当然武穴徽州会舘管事责无旁贷。

无徽不成商,无商不成镇,只要有徽商的地方都有商会,每当商户与当地发生矛盾,商务纠纷,后顾之忧的大事 ,商会则可出调停、调解、往往都会由会舘出面摆平,以免结怨。

武穴徽州商会会長则由德高旺重,有实力,有影响的前辈担当会長,主持舘内外亊宜。

那些年笔者与查老先聊徽州那些事儿,据近100岁的查清汉老先生说:“会长则由德高旺重,有影响和号召力的前辈担任。”解放前那时的武穴《徽州会舘》帮会会长是由 : 显赫的南货名商鲍信斋先生担当,徽商祖坟山是在他手上筹款,花了八干块银元买妥崔家山祖坟山墓地,此墓地是从崔家桥那垸边而上,下坡第二个山坳处 ,具体操办由会舘会计王继武先生经手。

 

有证为据,从崔家山下去第二块坳地处側面有排矮屋,有四,五间之多,也就是在后来果园场二队的住处。旁边的矮屋这就是卒后徽人的停棺屋,也就出现了后来传说中的“鬼屋之说。该矮屋也是近10多年先后拆掉,瓦片砖头任可見,有些年長的后裔还去过,跟父親去祭拜已故前辈。

矮矮停棺屋初心有以下几点:其一有一处停棺地,给家人守灵磕拜处,其二是提供徽人后裔凭悼处,其三是等待祖籍親朋来致哀悼念,其四是有守灵外,莭期上香磕拜,等三年返乡,或就地落土,持此习俗而落土為安。这就是老前辈徽州黟县人查老先生口传记忆留筆。

武穴徽州人祭祖

每逢清明祭祖本土异乡为缅怀親人,均会上墓地敬香磕拜,送上冥币告慰上苍先人保佑子孙,祈福、祈寿、祈平安……

在武穴的徽州人同样重视祭祖,他们有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那就是一种团祭,团癸由徽州会舘牵头, 清明时节上邀上徽州人上崔家山祖坟山墓地给先逝前辈祭祖上香磕拜,以表应节追思悼念,传承孝文化,祈福生意兴隆,家和顺安。

团祭除带上贡品之外,会舘厨房管事也有所安排,除自己备有馒头、包子外,还在街上买些油条、烧饼、米糕和糕点之类,并将茶水一并挑上山作为祭食,祭拜程序完成后,相聚一起午歺食用,能聚在起用徽州方言港(讲)方言、聊乡愁、说家事,谈友情……
我在一次聊天中遇上叶兄谈起徽州祭祖文化,也侃侃而谈,不亦乐乎,亲切有佳。文曲戏剧团琴师,小名叶弟说,他解放前曾随父亲参加过会舘团祭,并享受到作为贡品后的午歺。据传贡过的食品,后辈吃了不生灾害病,保佑平安发达,他那时是个能记事的细伢 油条、包子、糕点饱歺一顿乐滋滋地享受。

 

另外,还有徽州各县的同乡为邦友,比喻休宁邦、黟县邦、青阳邦乡友等相约上崔家山祖坟山祭拜。他们以徽州人的方式带上贡品、香炮钱纸及带上砍刀、抹布、土兜等工具,砍杂草,培新土,擦拭墓碑,清扫整理完毕而后摆上祭品烧纸冥言、点香放炮,而后从长辈后推,依次磕头跪拜,全过程俗称祭祖扫墓。这就相传下来的徽州人团祭、邦祭、家祭的祭祖文化。

武穴徽商接船

呜-呜-呜,江上的大轮在江中间就开始呜笛,一是告知轮船要靠岸上下行船老大要做好避让;二是告知趸船上工友旅客做好接船下船准备。

呜笛声方圆3公里都能听到,上水下水大轮一般都下午或晚上到,船在江心开始呜笛,而后靠到趸船码再呜笛,街上及街边上的人听到呜笛可动身去江边接亲友、客人基本不会错过时点。

武穴解放前和解放后大轮码头是最热闹的一条街,按资料推断应该是陈祖街,此街店铺、旅館,食堂、搬运站的码头工人及街上做小生意卖汤圆、卖清汤、卖小吃、卖卤菜的,还有剃头挑子的择位而立,使这条很有人气很旺,也繁华热闹。每天赶热闹到江边码头观江景,晃悠消遗不泛少数,特别夏天纳凉享受江风更是必到之处。

 

在高速不发达的前期,武穴虽是小镇,九省通衢的长江商埠,客商云聚,是江長中唯数不多的能停江字号轮船的大港口。在为这些来武穴做生意的商客中,多了一支有接上水下水船客人的行列中,有一种特别的接人方式,他们中有徽州商会館管事或小管前去迎接商客或徽州各县来武的乡亲到会舘落住。也有有徽商名号的店铺前来接人,他都打着灯笼。会舘灯笼大气,挡得住细雨微风,八角状四面写有“徽州会舘”四个大字,晚上点有蜡烛透明透亮,一见便知是有人来接船的,名号商舖也掌灯接客安排落住。在下船的人群中,不免有携带行装“童子兵”与亲戚同行来武穴谋生计,父亲大概1931年左右随叔文锡荣从黟县经休宁再到太平县过江到安庆乘大船到武穴学徒,谋生、成家。

遗憾的是47年接奶奶后从未回老家,客居他乡,未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后幸知是徽州墓地,仙逝也有“乡邻”为伴,徽州乡声“叙旧”也算不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胡铁民:武穴徽州人的那些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