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任务”“学习任务”“语文学习任务群”等关键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强调。笔者近期听课时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都以“任务”为中心词,听课教师在评议时也经常使用“任务驱动”这个词。但笔者认为,很多教师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明显偏差。
辨析“任务”
新课标中对“任务”的单独表述很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任务”多以“语文学习任务”和“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出现。其中,笔者认为最能凸显“任务”内涵的表述是“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中的“任务”是指围绕“主题”确定的“实践活动”,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征。文艺、崔允漷在《语文学习任务究竟是什么》一文中认为:“语文学习任务是素养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其实质是真实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显然,“任务/语文学习任务”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活动,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然而,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缺少设计情境、活动的意识,把问题、项目和练习当成学习任务,这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任务”的解释为“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这提醒我们,“任务”是需要担当、背负的,含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但就笔者的听课经历而言,一些授课教师虽然布置了所谓的“学习任务”,但学生状态散漫,行动拖拉,完全没有完成“任务”的自觉性与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课堂是谈不上“任务驱动”的。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完成“任务”的前提。
辨析“驱动”
“任务驱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常常谈论的概念。但新课标中并未直接提出“驱动”一词,不过,一些表述中体现出“任务驱动”的内在含义。如“课程理念”部分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其中“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是对“任务”性质的概括,“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则是“驱动”的内在意义。
“驱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两个义项,分别为“施加外力,使动起来”和“驱使;推动”。笔者认为,“任务驱动”中“驱动”的含义应取第二项,即“驱使;推动”,“任务驱动”可以理解为利用任务来驱使学生学习。这就是说,能使“驱动”起作用的是“任务”,并不是外力;因此,在课堂上起“驱动”作用的是“学习任务”,而不是教师。笔者听课时,看到不少教师催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照着教案安排,牵着学生一步一步推进教学流程,这显然不是“任务驱动”,而是“教师驱动”。“任务驱动”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承担、参与并完成任务,学生是课堂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驱动”则强调教师发挥牵引或推动作用,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任务”如何“驱动”?经过以上辨析,可以明确:“任务驱动”是利用“任务”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驱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完成任务、收获知识、提升素养,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有效实现“任务驱动”?笔者认为,教师设计的语文学习任务除了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外,还应尽可能体现以下五种特性,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
一是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如教学《〈世说新语〉二则》后,可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并组织一次班级故事分享会。二是生活性。教师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求知欲。如教学《〈论语〉十二章》时,可以设计情境:有个同学不喜欢复习,认为这没什么用,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劝说他。三是挑战性。学生要达到深度学习,就要完成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学习《散步》一课,可以进行课文主题探究,开发学生多元思维。四是多样性。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如教学《秋天的怀念》,可以设置“故事分享”“人物颁奖”“给母亲写信”三种活动,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五是有效性。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时,要尽量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有更多收获,从而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一方面,任务设计应指向学习内容、学习程序和细致的学习分工;另一方面,要进行课堂时间管理,使课堂教学紧凑、高效。
总之,语文学习任务的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正确理解“任务驱动”的概念内涵,找准课堂定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真正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教法|如何理解并实现“任务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