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说文|“火”为何能“救”

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

 

一位老师正在解释“救”字,说:“救,就是让濒临消亡的人或物重新恢复生气所采取的行动,如抢救病人、抢救历史文物等。”小明不明白了,问:“昨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幢大楼着火了,火越来越大,这火一点也没有‘濒临消亡’的迹象,那为什么要去‘救’火,而不是灭火呢?”老师一时竟无法回答,只好说:“救就是灭,灭就是救。”

相信有心之人也注意到了现代汉语中出现的诸如“救火”“养病”“打扫卫生”等类似的奇怪表达,为什么“火可以救”“病可以养”“卫生可以打扫”?这些看似有语病的用法经过时间的检验,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表达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一是词义的重新理解,二是认知语境的改变。

词义的重新理解造成“旧词新解”。“重新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由于对某个语言形式的历史意义、用法的不了解或遗忘而造成的一种“普遍误解”,是同一个语言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情况不同的反映(储泽祥、王寅《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救火”一词之所以在近代引起了关于合法性的争议,原因正在于此。在古代,“救”的常用义为“阻止”,《说文解字》:“救,止也。”在古代,“救火”从字面义看是合乎规范的。如今,“救”的常用义变为“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根据语言的省力原则,当面对一个语言形式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优先使用其常用义和无标记格式去理解它,如果我们用今义“援助”去理解“救火”,必然造成误解。

除此之外,认知语境的改变引起“同词异释”。认知语言学家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传统“语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语境”一说,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认知语境在话语的运用和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认知语境中,“救火”一词进入受众认知时会经过复杂的概念转喻的认知加工。人脑根据长久得来的在火灾中的经验和根深蒂固的“以人为中心”的认知,会将“救火”一词加工处理为“救人”“救命”等体现人类中心的词。这样的认知思维和心理图式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人们在听到“救火”一词时便会直接加工为“灭火救人”。此外,根据认知凸显度原则,显著度越高的事物越容易被认知。在火灾现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浓烟与被困在火中渺小的人、物相比,显著度更高,更容易被人们识别和认知。如此一来,“救火”一词便用最小的认知努力传递出了“灭火+救人”的最佳关联,获取了最大的认知效果和语境作用。

综上所述,“救火”一词看似语病重重,实则合乎规范。“救火”的“救”并非表示现代常用义“援救”,而是沿用古义“阻止”,且“救”的不是“火”,而是经过认知加工后的“火中的生命和物体”。这正是“火”能“救”的原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谈语说文|“火”为何能“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