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专栏|巴基斯坦如何摆脱教育困境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国,人口总量仅次于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目前的人口总数接近2.5亿人,而且很可能在未来10年内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但年人均GDP只有1500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差不多是中国的八分之一,比印度和孟加拉都低。巴基斯坦经济始终被三高(高通胀、高债务和高失业)所困扰。除去其它因素外,巴基斯坦教育严重滞后和人才严重匮乏是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目前巴基斯坦的识字率只有60%,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一亿人口是文盲和接近文盲水平。巴基斯坦每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只有44万,全国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不足7%,也就是说差不多只有1700万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其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大学毕业生知识严重老化;文科学生的占比又远远高于理、工、医、农;文科和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比重很不协调。巴基斯坦私立高等教育并不发达,发达的是私立中小学教育。巴基斯坦公立高等教育的师资来源、教学水平严重滞后,教学设备十分落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走低。尽管巴基斯坦大学毕业生在全社会占比本来就低,但又缺乏毕业的就业条件,特别是许多女大学生,自毕业之日起就开始失业。而男性优质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大,且供给严重不足。这里我们需要从源头上了解巴基斯坦的教育体制。

巴基斯坦中小学教育体制分为三类,即公立教育体系、私立教育体系和宗教教育体系。公立教育体系收费比较低,教学水平同样低,但普及率高,属于平民教育;私立教育体系教育水平高,收费自然是公立学校的十倍甚至是十几倍,中产阶级以下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人问津,普及率极低,属于精英教育。而巴基斯坦的免费宗教学校(包管住宿)在全国遍地都是,超过了3万所。这些宗教学校一方面解决了适龄儿童接受初级教育的问题,另一方又使得适龄儿童只接受伊斯兰宗教教育,排斥世俗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结果所教出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素养和一般的生活技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宗教学校充斥着伊斯兰圣战的授课内容,对巴基斯坦去极端化的进程是个巨大的障碍,也使得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宗教学校的氛围下有了市场。总体而言,巴基斯坦私立精英教育为少数人服务,教育水平高,受教育者面很窄。公立普及教育为多数人服务,教育水平低,受教育面较宽。宗教教育则是为赤贫人口服务,教育水平极低,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很强。

巴基斯坦公立高校的教师往往能够获得国家的奖学金到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游学或派驻访问学者。而这些教师往往文科居多,理科居少。许多学有所成的青年教师想方设法留在留学所在国家,而少数返回国内的理工科类的教师往往又是学业平平之辈,不堪大用。

迄今为止,巴基斯坦很少有在世界上有名气的私立大学。尽管巴基斯坦不乏私立中小学,但这些学校往往与欧美国家(主要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国)的高校直接挂钩。所以这些私立中小学如灯塔学校、城市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上无人在巴基斯坦本国的公立高等院校读书的,他们一毕业,就直接考入欧美高校,而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不再返回巴基斯坦。即使返回巴基斯坦,也都是从政和经商,很少从事科学研究。巴基斯坦虽然有不少科研机构,但科研人员并无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本身能力不强,接受系统培训不足。而且似乎在巴基斯坦任何技术团队,都形不成强强联合的合作机制,往往是一人“独大”,其他人都充任助手。

自上个世纪70年年代孟巴分治后,巴基斯坦鲜有有份量、有国际知名度的科学家出现,巴基斯坦科学技术亮点极少,从未听说有大创意、大发展。巴基斯坦更多的实用技术是仿制技术,仿制技术只需要短平快,不可能也不允许做任何成规模的科学实验,更谈不上创新。

同时在巴基斯坦全社会没有“我们爱科学”的学习氛围。巴基斯坦也很少举办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科学乐园、科学节日和小创造及小发明的大奖比赛。因此虽然巴基斯坦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产生,但政府并无有计划地动员全社会使用好他们,是他们发挥特长,有用武之地。因此,如何让他们在巴基斯坦经济建设中发挥较大作用,如何吸住那些准备外流的人才,如何有效培养对巴国家发展和建设有价值的专才和全才是巴基斯坦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作家专栏|巴基斯坦如何摆脱教育困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