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或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孙晓贺、栾贻爱认为,将共情理论引入革命文学作品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以《白杨礼赞》为例,通过“知情—见情—入情—移情”四个环节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作品内涵,领悟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请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学作品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学生阅读革命文学作品时往往难以激发情感共鸣,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交流性缺失”问题,难以发挥革命文学作品应有的教学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在共情理论的指导下探索革命文学作品教学的新路径,提升教学实效。
现代心理学认为,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或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依据学生阅读革命文学作品时的心理状态和共情的发生机制,笔者将共情理论视域下的革命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分为唤醒、浸润、移情三个阶段,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即“知情—见情—入情—移情”四个环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编选了作家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文章讲述了作者离开新疆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以昂扬的革命激情赞美白杨树,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革命军民形象及其革命精神,是学习《白杨礼赞》的重难点,教师可以运用共情理论开展教学。
课前导入“知情”
共情产生的语境基础是读者对作品情感有正确的理解。《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革命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以客观环境或自身经历为依据,抒发特定的情感,达成特定的写作目的。但由于时空间隔与认知差距,学生对作者的情感生成与表达形式存在理解困难,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情”,这也是共情教学的“唤醒”阶段。教师要充分调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认。
在《白杨礼赞》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出示白杨树的照片,或播放介绍白杨树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对白杨树产生直观感受,并谈谈自己眼中白杨树的形象。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象征主体——白杨树之间的距离。之后,教师可以抓住课题,让学生明白“礼赞”的含义。在这一环节,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礼赞”,为共情的发生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跳读课文,寻找文中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加深对礼赞之情的认知。
多重朗读“见情”
朗读是学生感悟文学类作品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选的革命文学作品,通过对具体人物或景象、事物的描写,彰显革命精神,字里行间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和振奋人心的力量。教师要善于通过朗读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在读中品味,在读中“见情”,进入共情教学的“浸润”阶段。
《白杨礼赞》一课的预习提示中说“这篇文章特别适合朗读”。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第五自然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是作者对“不平凡”的白杨树外形特征的礼赞,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朗读活动,让学生自由分组,各小组从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角度,为这段话设计朗读方案,写出每句话的朗读建议及理由。学生先在组内交流讨论、练习朗读,再整组齐读,向全班同学配乐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小组展示朗读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读出白杨树挺立向上之美,感受作者对白杨树浓烈的赞美之情。
沉浸阅读“入情”
在朗读“见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假设自己是作者或是革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开展沉浸式阅读。沉浸式阅读能让学生从浅层的文本意境中逐渐走进文本深层,从阅读故事情节到感受人物情感,再到揣摩作者意图,最后到探寻作品深层价值意蕴,从而提升共情的高度。(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中,实现情意融合、深度“浸润”。
教学《白杨礼赞》时,教师在学生正确把握课文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两个递进式问题:极普通的白杨树为何成为茅盾先生的礼赞对象?这份礼赞因何而起,又有何所指?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涵,深化情感体验。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写白杨树精神时所用的“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等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用来描述人物品质的,学生能够由此感受到:作者并不是在单纯描写生长在西北的白杨树,而是借助白杨树歌颂具有质朴品格、顽强意志的生命,白杨树正是中国北方抗日军民的生动象征。当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沉浸式阅读,他们会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领悟中国北方军民所具有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白杨树精神”。这样的学习,为下一步的情感迁移、内化“白杨树精神”做了铺垫。
创意表达“移情”
教学革命文学作品,只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还不够,还要引导他们将所体会到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这便是“移情”,也是共情理论运用的高级阶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形成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总结提炼其中的精神价值,并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进一步整合、升华,真正与文本共情。
在《白杨礼赞》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表达训练,引导学生“移情”。比如,学生理解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后,教师可以提问:“茅盾先生以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日军民顽强不屈、傲然挺立的精神。在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像白杨树一样保卫祖国、守护人民的人?”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相联系,感悟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明白这样的顽强意志与昂扬精神不仅体现在抗战时期的中国北方军民身上,而且代代相传,根植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在新时代的各行各业都有所展现。又如,学完整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为新时代具有“白杨树精神”的人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优秀人物的敬佩。这样的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迁移内化,沉淀自己的思考,在语文实践中传承优秀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这也是革命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所在。
共情理论为革命文学作品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可以运用共情理论,通过“知情—见情—入情—移情”的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进而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作品内涵、领悟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教法|基于共情理论教《白杨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