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遭虐死和烧尸的四岁女童江雨惠(洋名梅根)一案,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指出,彼岸社会服务机构属下的学前教育中心在梅根过世约一年前发现她的伤势,而社服中心个案人员也曾向幼儿培育署提呈事件报告,却没有在报告中全面反映梅根伤势的严重程度,导致有关当局没有及时采取介入行动。
过去10年,至少八起虐童案是在受害儿童被虐至死后才被揭发,其中包括遭虐死和烧尸的四岁女童江雨惠(洋名梅根)。梅根事件后,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加强了学前中心的监管,改善运作、通报与评估流程,确保更及时介入,保障儿童安全。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4月8日发文告说,梅根就读的学前中心发现她身上的明显伤痕,并向幼儿培育署提交事件报告。然而,由附属社会服务机构的社工所准备的报告,未能充分描述伤势的严重程度,导致相关机构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从2021年起,针对新加坡学前中心的守则因梅根个案更新,增加以下操作指南和工作流程:
- 在规定时间内举报:当发现虐待或疏忽照顾迹象时,须使用儿保筛查指南(Sector Specific Screening Guide,简称SSSG)评估情况。若怀疑儿童受虐,学前中心须在24小时内通报幼培署;若发现可能遭受性虐待,出现明显伤痕或当下面临安全威胁,学前中心须在两小时内咨询全国防暴及性骚扰热线(NAVH)。
- 强制用图记录伤痕:学前中心必须使用图示记录儿童身上的明显伤痕,而非仅依赖文字描述,以确保更准确的评估。
- 评估和指导:一旦接获学前中心的通报,幼培署必须进行评估,并指导应采取的适当后续措施。
- 缺课问题:若疑遭虐待的儿童经常无故缺席或无合理解释退学,学前中心须通知负责该儿童事务的社工或儿童保护官员。若儿童未由任何社服机构或儿童保护服务跟进,学前中心应通报幼培署,由后者评估是否向儿童保护服务报案。
- 加强协作流程: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已检讨和强化幼培署与儿童保护服务之间的协作流程,确保更有效和协调的应对措施。
例如,当通报者声称个案已提交给儿童保护服务或儿童保护专责中心(Child Protection Specialist Centre,简称CPSC)时,幼培署将向儿童保护服务核实情况,确保案件得到相关机构的适当跟进。幼儿培育署与儿童保护服务之间的协作流程,确保个案得到有效和协调的应对。
文告指出,最近提交法院的儿童死亡案件发生在不同年份,并不代表案件数量激增。每起案件被发现后,相关情况都会经过当局认真检视,并从中汲取关键教训,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
梅根被生母符丽萍(29岁)和同居男友黄诗祥(38岁)残忍虐待与羞辱,2020年2月因腹部遭黄诗祥暴打而丧命,随后两人焚尸并将骨灰撒入大海。
法官谴责两人行为极为恶劣,判黄诗祥入狱30年并鞭打17下,符丽萍则被判刑19年。
根据案情,学前中心职员注意到梅根的淤伤,曾提醒两被告体罚过度不当,符丽萍随后让梅根退学。
文告指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已于2022年更新了家庭服务中心处理无法联系和无回应案件的应对指南,提供更清晰的检查清单,例如上门探访和上报的时机。
当局也正检讨并计划强化家庭服务中心的社工专业守则,以提升专业标准,特别是在评估风险、制定个案计划及跟进介入成效方面。
彼岸社会服务回应女童虐死悲剧:
加强儿童保护措施与制度反思
遭虐死和烧尸的四岁女童梅根生前是Healthy Start学前中心(HSCDC)的学生,这所学前中心隶属于彼岸社会服务(Beyond Social Services)。在4月8日发表的声明中,彼岸社会服务重申将秉持透明、谦逊与坚毅的态度,继续前行。
“机构努力正视这一悲剧所揭示的制度漏洞,确保任何预警信号——无论多么微弱——都能及早察觉、迅速升级,并清楚地传达至所有相关单位。”
彼岸社会服务在声明中,对梅根不幸离世深感哀痛。
“事件发生于2020年,但至今仍深深萦绕在机构心头。随着相关法庭程序的推进,机构理解公众的关注,借此机会阐述对这起悲剧的反思,以及事发以来在加强儿童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自2020年以来,机构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识别和应对复杂或高风险情况的能力,尤其是那些表面上未显现虐待迹象的情形。”
事发时,彼岸社会服务评估梅根的外婆为稳定且值得信赖的照顾者,因而实施了临时照护计划。根据计划,梅根继续由外婆照顾,期间机构定期探访并为家庭提供支援,包括指导适当的管教方式,旨在确保梅根的安全,并与家庭共同寻求更长期、更具保护性的照护安排。
不过,梅根的个案暴露出在通报与升级潜在虐待事件时,必须有更明确、更有力地反映风险。
实施“缺席两天通报规则”
为此,彼岸社会服务已全面审视并重整内部政策,采取以下主要改进措施:
- 实施“缺席两天通报规则”:若儿童连续两天未出现,必须确认见到孩童,并在疑虑持续时立即上报;
- 强化退学后的跟进机制,在失联时实时通报儿童保护服务及相关当局;
- 制定正式的事件记录程序,包括通过身体图示标注伤势严重程度(如有);
- 学前中心的儿童保护标准作业流程,已与幼儿培育署关于儿童缺席与虐待通报的操作守则接轨;
- 强制培训所有学前中心员工,涵盖“儿保筛查指南”及“儿保通报指南”。
彼岸社会服务表明全力支持政府加强儿童保护体系的努力,“保护儿童不应是单一机构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使命”。
声明指出,参与梅根照护的员工,过去五年来背负着这起悲剧带来的情感重担,呼吁外界给予他们隐私空间,以便继续疗愈。
为重建公众的信任,彼岸社会服务正积极与各合作伙伴、政府部门及社会服务组织合作,推动系统性改善,目标包括提升协调效率、更迅速的介入机制,以及采取更主动的儿童保护方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新加坡四岁女童被虐死焚尸案:老师早发现她的伤,为何没能救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