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超万人因校内暴力求医!十年翻三倍,专家警告“仇恨正常化”是元凶!

据巴西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巴西校园暴力事件在过去十年间激增超过三倍,2023年更创下历史新高。该分析由Fapesp(圣保罗州研究支持基金会)于本周一(14日)公布,数据来源包括巴西人权与公民部(MDHC)以及全国公私立医疗系统。

据MDHC统计,2023年共有13100人因校园背景下的自残、自杀未遂或遭受心理与身体攻击而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仅为3700人,增幅超过250%。

报告指出,身体攻击占所有通报事件的约一半,其次是心理/道德暴力(23.8%)与性暴力(23.1%)。值得关注的是,35.9%的侵害行为来自受害者的朋友或熟人。

根据巴西教育部(MEC)定义,影响校园社区的主要暴力分为以下四类:

极端暴力行为
:如2023年发生在Blumenau一所幼儿园的惨案,导致四名儿童遇害;
人际冲突与歧视
: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敌对行为;
校园欺凌(bullying)
:持续性身体、语言或心理上的恐吓;
校园周边暴力
:如毒品交易、枪击事件、抢劫与盗窃等。

 

Fapesp分析认为,以下因素共同推动了2022至2023年暴力事件的激增:

教师在公众认知中的地位日渐贬值;
对仇恨言论的“正常化”,使其危害被低估;
校园基础设施日益恶化;
学生在家庭中遭受或目睹暴力;
学校内部冲突调解机制缺失;
各州教育厅面对性别歧视与种族主义问题时准备不足。

 

此外,医院报告系统的改进与“病态虚拟社群”(即以自毁、暴力等为核心内容的网络群体)扩张,也是导致通报数字增长的重要背景因素。

接受Fapesp采访的多位专家提出多项应对建议,包括:

制定长期、跨部门、整合性的政策方案;
加强教育系统与卫生、司法和社会援助部门的协作;
推动学校文化结构性转变,避免只做零散性项目;
鼓励更多女性与非白人群体参与校园管理层;
在严重事件中及时启动儿童保护委员会(特别在私校中此机制仍未普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巴西超万人因校内暴力求医!十年翻三倍,专家警告“仇恨正常化”是元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