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中学前校长杜辉生上周病逝,他可说是今日华中重要的奠基人,把在特选中学中曾“敬陪末席”的华中,改变成全国数一数二的学校。
《联合早报》前教育线记者潘星华长期报道教育新闻,她为我们梳理了老校长这些年来给华中,以及传统华校带来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023年4月8日星期六下午1时01分,收到杜辉生校长给我的短信。
“星华,我最近做的扫描MRI,医生很是满意;我的肝癌,其中一条已消失,一条中的肝癌的癌点在减少,另一条趋穩定。不用做化疗,下次看验血结果,才决定。”
1:39分我回复他:
太好了,感谢校长把好消息告诉我。
祝
身体健康!
精神矍铄!
何止于米!
相期以茶!
我们是好朋友
1:48分杜校长回复:
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这是杜校长留给他朋友最后的遗言。
1918年企业家、慈善家兼教育家陈嘉庚发起筹创新加坡第一所华文中学,定名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并于1919年3月21日正式开课。
今天的华中是与莱佛士书院平分秋色的名校。然而,华中的发展历经风浪,有过辉煌时期,也有惨淡经营的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学潮澎湃,新加坡父母担心子女牵涉入政治漩涡中,都不敢把儿子送进华中。就连华中创办人陈嘉庚的孙子,也被在华中毕业的爸爸,送到公教中学去。
六十年代中建国初期,新加坡为了发展经济,要为到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工作必须掌握英文,于是语文教育政策也出现了变化,直接对华文教育造成冲击。英文不好,没有出路,曾经遍布新加坡每一个角落的华校,如果不能让学生掌握好英文,只有等待关闭的厄运。
为了挽救历史悠久的优秀华校,政府推出“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 Assistance Plan,简称SAP),1979年把九所传统华校,转变为英文和华文都是第一语文水平的特选中学,华侨中学是其中一所。对这九所传统华校,当时是不能不走的路。
就在这个时刻,时年39岁的华中校友杜辉生,来到华侨中学,开展了华中振兴之路,为今天的华中奠下基础。
以体育带动学术水平提升
1978年12月,杜辉生带着改革华中,担负重要使命的沉重心情,重回母校。
之前的10年,他以29岁青涩的年华,出任裕廊中学校长。那10年,他也曾是学校体育理事会主席,身为华中校友,他看到在学校体理会开会,华中的声音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让他揪心。那10年里 ,华中换了五位校长。
当年华中学生的学术成绩很差,要搞好成绩,需要时间,一时急不来。于是,他想到男孩子都好动,就先集中发展华中传统的强项:田径、体操和铜乐队。他先从改善这几项体育和文化活动的设施下手,设备好了,学生勤练了,成绩上去了,学业成绩也有了进步。
在杜辉生的安排下,校际田径大决赛,华中全校出动支援。那种“我们为你感到自豪”,全场为“自己兄弟”欢呼打气的动人场面,增强了学生以学校为光荣为骄傲的爱校之心。既然爱学校,哪能不勤奋读书呢?
杜辉生也对家长采取“心理战”,每当体育项目获得全国冠军,第二天全校放假。家长突然发现孩子不上学,总要问起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学校拿到某项活动全国冠军。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对华中另眼相看。
杜辉生决心要彻底改革华中,连种在校园里的木麻黄树,他也因落叶太多,照顾起来费时,决定全部砍光,这令许多教师对他不满。很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老教师都在这个时候离开华中,其中不少还是杜辉生学生时期,曾经教过他的老师。
当时他曾告诉《联合晚报》记者:“我出任华中校长和华中推行特别辅助计划,是两回事。当年华中无论是不是特选中学,华中都会进行革命性的改革。”
感谢八校联合公布成绩
让华中不至于太难堪
2019年2月23日,多位退休多年,当年特选学校成立之初的掌校者,都参加庆祝特选中学成立40周年的活动。左起:曾在南洋小学的何振玉校长、华侨中学的杜辉生校长、圣尼各拉女校的李宝丝校长、立化中学的梁环清校长。(李慧玲摄)
现在大家都认为华中会考成绩名列前茅理所当然,其实当时华中的成绩颇差,初期是九校特选中学中最后一两名。
1982年第一届特选中学学生参加O水准考试,当年九所特选中学里圣尼各拉、德明和立化最强,但是各校校长都同意团结起来,联合公布成绩。华中可以“躲在后面”,不至于太难堪。
杜辉生在1989年出版的《华中70周年纪念刊》上特别感激特选中学其他八校。他说:“成为特选中学后的华中,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归功于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也要感谢其他八所特选中学的同舟共济。要是当时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也就无法增强家长的信心。缺少社会人士对特选中学的支持,华中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杜辉生很清楚,华中创校先贤具有远大的眼光、恢弘的胸襟,一开始便以华英并重、文理兼备、德体互用为办学目标,当时的华中不但为新马,也为东南亚社会,培养过不少英才,可说是殖民地时代,中国以外华文教育的中流砥柱。
所以,他在鼓励华中学生把英文学好的同时,更“无情的、严苛的”要求华中学生必须全体学习高级华文。他说:“我们要让家长知道,华中学生的华文程度是高的,这也是我争取华中恢复成为华文堡垒的手段。”
周会吟唱《满江红》激励全校“收复失地”
为了恢复华中昔日的风采,杜辉生通过全体学生在周会吟唱岳飞《满江红》慷慨激昂的歌词,激发他们要 “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学校把《满江红》列为周会歌曲之一。
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华中在接下来的几个年头急起直追,果然不负众望,捷报频传,他们不但在学术领域与课外活动方面“收复失地”,而且屡建奇功。几年内华中师生终于又有机会尝到丰收的欢乐。
成为自主学校
有一句唐诗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辉生认为求学固然如此,办学也不例外,何况时代不断推进,抱残守缺或沾沾自得,都是不合时宜。他认为华中要万古长存,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就得高瞻远瞩、勇于求变。
他为华中骄傲地展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绝不满足于造就双语人才、文理佳彦、商场翘楚,他更希望出身于华中的青年,能够做到“谦恭礼乐、孝悌忠信”。成为有魄力、富创见的未来国家领袖。
所以,当1987年新加坡政府提出自主学校计划的时候,华中毅然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1988年和英华学校、圣若瑟书院,同时宣布自主,成为第一批肩负起新时代使命的新加坡名校。
自主后,教育部给予华中更大的办学权力,杜辉生曾说:“自主后,觉得天实在高,可以活动的范围,实在大!华中自主是一个极富挑战的工作,我们沉醉其中,不知老之将至。”
虽然拥有了自主办校的自由,杜辉生却极为清醒,绝不自我膨胀。他说:“过去的成功方法,今后未必可行。因此必须不断求变求新。要添新衣,必须去掉旧的,否则哪有那么多地方来收衣服?华中作为一个带领潮流的学府,必须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为学生、为老师,甚至为身为校长的我,制造惊喜。回望过去,从华中学生、华中校友到华中校长,就连我自己也对华中的改变感到惊喜!”
新的教育哲学
杜辉生办学校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在1986年以三点概括他的办学理念:
一、教育哲学“Win-Win”:“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处事方针,更重视互利办事;
二、教育愿景:华中要成为一所人才荟萃,开创先河的世界级学府;
三、教育使命:华中要培育各领域为国为民的中流砥柱。
“好的学生,一定需要好的师资”,所以自主后的华中,除了努力邀请学有专长的人士加入教师行列,每年还拨出几十万元让主干人员接受培训,以及让教师去专业进修。杜辉生希望现有的师资与行政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尤其希望将来的师资与行政人员能青出于蓝,他认为只有这样,华中才能有接班人,以便把华中办得更好。
教师方面,他调高教师的薪水,本着网罗人才的原则,向全国与海外招聘最优秀的老师。校方给予老师更大的空间,自由发挥各自的教学法,采取“对学生负责”的制度,建立了一支有共识、肯献身教育的教师队伍。
1993年,他设了四个“级主任”的新职位,每位级主任特别照顾学生在学校求学四年的身心发展与学术成绩,四年为一个循环。这种“跨级、跨班、跨科”的概念,打破原本级、班、科的壁垒,这大抵是参考了西方大学跨院系多元学习的先进教学法。
大胆取消年中考试 试行“无老师监考”计划
1989年,杜辉生大胆取消年中考试。从此,当全国学校严阵以待,进入考试季时,华中学生则欢天喜地,全体去露营了。
华中是新加坡第一所取消年中考试的学府,其他自主中学要隔了好几年后才跟上,新加坡教育部则要到20多年后,到最近才跟上。
除了取消年中考试,他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学精神,组成小组进行专题作业研究,打破传统死记硬背的读书法,强调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这些都是最先进的学习态度和方法。1998年他还推行“免考制度”,同年试行“无老师监考”计划。
杜辉生对精英教育的想法也相当前卫,华中在1995年就开设“资优班”,1997年推行“英才班”,而教育部在1999年宣布华中开办高才班。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杜辉生也有“企业精神”,他在20多年前就为华中网罗国外的优秀学生。
1990年6月学校假期,华中主办第一届“新加坡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共108所新加坡小学与柔佛州四所小学参赛。之后推广到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为一项主要的国际竞赛。这项比赛也兼为华中招优秀生。
“杜校长,请留步。”
1999年9月,领导华中21年的杜辉生突然宣布将在11月退休,当年他只有60岁。全体董事、老师、学生及家长都极力挽留,杜校长却去意甚坚。
1999年9月,领导华中21年的杜辉生校长突然宣布将在11月退休,当年他只有60岁。这让全体董事、老师、学生及家长都极力挽留,杜校长却去意甚坚。9月20日,400名华中毕业生回母校,哀求杜校长不要离开华中。(档案照片)
学生谁也未曾想过永不言倦的杜校长,竟然会在他的许多发展大计尚未实现之际,“退隐江湖”。情绪的冲击,使全体同学强忍热泪写下了洋溢着恋恋不舍的卡片,一一递到了杜校长的手中。餐厅里、走廊上,一块块贴满他们心声的记事板,无不传播着一个信息:“杜校长,请留步。”
1999年10月5日是杜辉生在华中工作的最后一天,华中一切如常。那天没有掌声雷雷的大型欢送仪式,没有泪声涟涟,抱头痛哭的感人场面,唯一的不同,是当天的升旗礼。在本来无须唱校歌的星期二的升旗礼上,全体师生唱起了校歌,升起了四面小旗,向行将离任的杜校长致以最高的敬礼。
今年6月29日杜辉生病逝,遗体已经在7月1日火化。华中校友计划在他过世百日内举行追悼会,追思这位为母校的发展鞠躬尽瘁的好校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让华侨中学浴火重生的已故杜辉生校长,为什么坚持让学生唱《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