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讲述李玟生死一刻,饱受病痛折磨,分居多年正在办理离婚,所有财产都留给最爱的妈妈

昨天晚上,有一条新闻让人无比惋惜。

李玟的二姐李思林,在网络公布了李玟去世的消息,全网震惊。

李思林在文中写道,李玟于多年前患上了抑郁症,这些年她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

然而,最近她的病情急转直下,7月2号于家中轻生。

李玟妈妈第一个发现,立即通知了她的两个姐姐和亲友,将她紧急送医。但回天乏术,3天后一代天后遗憾离世。

李思林和媒体透露,已经86岁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比悲痛,即使医疗团队已经指出李玟脑死亡,母亲仍然不肯放弃,让人心酸又难过。

另外,有知情人士表示,李玟与老公已经分居两年多,目前正在办理离婚手续,事发时他不在香港,第二天才赶到。知情人士同时表示李玟有立遗嘱,所有财产都会留给李玟最爱的妈妈。

李玟去世的消息刚爆出来的时候,网友们都是难以置信的。

热搜的第一条是“李玟去世”,而第二条就是“快告诉我是假的”。

据悉,李玟的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今年5月20日,宣传新歌《战歌》,写着:

“伤痛过,血泪模糊过,怀疑过,也重新来过,向命运承诺”。她表示,生活要面对很多困难和伤痛,勇敢去挑战,去追求,你就是战士。

在今年2月,李玟做手术治疗腿伤,她还发文给自己打气:

“我从来不怕任何困难,一切问题总是一个一个来解决。我是万里长城永不倒!”

今年,是48岁的李玟出道30周年纪念日。

一向擅长劲歌热舞的她,曾带给歌迷们无数惊喜,也曾努力在国际歌坛开创华人歌手的一片新天地,她还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站在奥斯卡舞台献唱的华人歌手。

2001年,李玟还作为香港艺人代表,去莫斯科见证奥运投票的历史时刻。

一直以来,李玟在大家心目中都是笑容灿烂、活力四射的模样,就像冬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动人。

其实了解李玟的都知道,这两年她遭遇了很多糟糕的事情,除了她的腿受伤动了手术之外,她的婚姻也亮了红灯。

因为一直没有孩子,她与富商老公的婚姻早就岌岌可危,为了生育自己的孩子,李玟曾做过9次试管。

她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成为母亲,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

没有自己的孩子,老公屡次出轨,她视如己出的继女还诋毁她,她的身体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多重压力下,李玟的精神最终垮掉。

但是,她在最痛苦的时候,还在向粉丝表达自己的坚强。7月2日当天她曾给粉丝发语音:

“感受到大家对我的爱跟支持,然后你们做我的后盾,我会加油。那这段时间呢,希望你们自己也身体健康快乐,我非常想念大家,我再努力努力,想念你们爱你爱你。”

当时谁又能想到,在这样温暖的声音背后,她正经历着怎样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把笑容留给世人,把悲伤留给自己”。

如今,李玟的突然离世让很多人重新对抑郁症提起重视,大家纷纷感慨“原来看上去快乐但不是真的快乐”。

关于抑郁症,小婚家曾经采访到北京安忻睡眠门诊医疗主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彭旭。今天,就来由专家和大家聊聊抑郁那些事,帮助大家走出误区,看清抑郁,疗愈自己,也帮助他人。

01

打破误区,重新认识抑郁

提到抑郁,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很多人的答案会是抑郁症。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什么都不想干,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上网找几个心理测试,反复测试后,更加坚信自己中招了,随即陷入焦虑和恐慌。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以为抑郁情绪就是抑郁症。

其实,抑郁情绪≠抑郁症。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有3种核心感受,即“三低”:心境低落,心里很压抑,开心不起来;兴趣降低,原来喜欢的事现在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精力降低,体力不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两者也有很多不同:

表现上,抑郁情绪的症状少一些,程度轻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而抑郁症则症状更多,程度更严重。

诊断上,按照前面3个核心感受,自己就可以判定是否有抑郁情绪。而抑郁症则必须由权威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而非做几个测试就可以判断。

成因上,抑郁情绪的出现多是外界原因,比如失业、分手。而抑郁症则是生理因素,是身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导致的。

所以,前者是心理问题,后者是生理疾病。也因此,前者只做心理治疗即可,后者则需要药物介入。而且,抑郁症有周期性,会反复发作。一些抑郁症患者治好后,过了一阵子又犯了,就是这个道理。而有抑郁情绪的人,事情解决或者难关渡过,也就恢复了。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抑郁情绪没那么严重,是不是就不必太在意。答案是否定的。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人大多是抑郁症的潜在易感人群,抑郁情绪持续时间久了,很有可能转化为抑郁症。所以,面对抑郁,既不能扩大化,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管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都有“抑郁”二字,也因此诱发了另一个误区,以为抑郁就一定是压抑的、不开心的、不爱讲话的。

其实,抑郁≠不开心或压抑。

有些人是微笑抑郁症,比如李玟,表面上说说笑笑,其实内心非常痛苦。有些人有时候很抑郁,有时候很亢奋,被称为双向情感障碍。有些人则非常情绪化,一点小事就能把他惹毛,口不择言,甚至大打出手,心理学上叫作易激惹。还有些人会通过沉迷于某件事来发泄抑郁,比如借酒消愁。

看到这儿,抑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似乎都很负向。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谈抑郁色变,如果不幸中招,也不敢去治疗。

其实,抑郁≠一无是处。

首先,抑郁基因是人类共有的,只不过有些人不表达而已,表达比较多的就成了抑郁症患者。从理论上来讲,什么人都可以得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所以,得这个病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不好的。

其次,抑郁和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类进化出来的社会情绪,是正常的情绪,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像李玟一样,有一些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令人惋惜。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之所以做艺人并取得卓越的成绩,抑郁基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相较于普通人,他们更敏感,感受力更强,一颦一笑都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都具有抑郁气质,他们更容易和患者共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抑郁了,就一定很厉害。这就涉及抑郁症的继发性获益问题。有人认为只有知识分子才会得抑郁症,抑郁症成了牺牲和勤奋的象征,并以此要求被特殊照顾和特别关注。这一点也是值得警惕的。

此外,经历过抑郁,我们会变得更加深沉、细腻,性格会更加完善。很多抑郁症患者治愈后表示,自己比以前成熟多了,对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懂得珍惜当下,也更愿意为明天而奋斗。

02

这3个时期,女性最容易抑郁

提到抑郁,我们不得不着重关注下女性,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抑郁症。这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有坚实理论为依据的。

首先,女性有激素的周期性波动,也就是月经。每当此时,女性的情绪会非常剧烈,乱发脾气,一点就着,特别是月经前,被称为经前紧张综合征。看似是一个妇科问题,实际却是和精神科问题同步的。

前面我们有提到,抑郁症是个周期性的生理性疾病,受中枢神经调控。内分泌也是受中枢神经调控的,和抑郁症是一个同步的结果,根源都在中枢神经那儿,有很大的相关性。

其次,女性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围产期和更年期。

在围产期,孕激素、催乳素、催产素发生变化;在更年期,女性的身体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雌激素减少、卵巢衰退等。因为情绪中枢和内分泌中枢距离较近,所以,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经期、围产期和更年期也就成了女性抑郁的3大易感期。

刘女士长相出众,能力出色,但事业和感情都不顺利。平时和丈夫很亲密,可一到了经期,她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一言不合就吵架,甚至还对丈夫大打出手。丈夫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也不说。后来,刘女士说的话越来越难听,有时候甚至连祖宗八代都捎带上,丈夫实在受不了,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刘女士想走出伤痛,于是一心扑在事业上。然而,因为情绪阴晴不定,特别敏感,她和同事们的关系很不和睦。最后,刘女士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在经期表现尤为明显。此时,她更加脆弱,诉求更多,也更渴望得到帮助。他人不清楚状况,就觉得她很挑剔、很敏感。实际上,她是身不由己,但又不敢说实话,怕别人觉得自己太矫情,于是就变成了愤怒和埋怨。

很多女性都有刘女士这样的担忧,这和当下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要求女性像女汉子一样坚强勇敢,却忽略了性别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至于她们在脆弱时不敢表达,甚至不认同自己的性别。这也是导致很多女性痛经和经期抑郁的重要原因。此外,男性缺乏对女性的了解和共情,也加重了女性的经期抑郁。

关于产后抑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产后抑郁的产生,有生理因素,比如产妇或家族成员有过抑郁经历、自身性格及抑郁基因表达等。还有环境因素,我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和大家分享。

张女士本计划丁克,不料意外怀孕。尽管她没有做好准备,但还是迫于家庭压力把孩子生了下来。为了让张女士更好地照顾孩子,丈夫决定让她在家全职带娃,还叫来了母亲帮忙。

一天夜里,张女士悄悄把被子蒙到了孩子脸上。就在她准备用力捂时,被醒来的丈夫及时发现并制止。张女士这才回过神儿来,不禁打了个冷战。丈夫指责她心太狠,婆婆也因此把之前压抑的不满全爆发了出来,张女士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后来,张女士被确诊为产后抑郁症。

和张女士一样,很多女性在生产后面临的环境很复杂。她们尚未做好角色转化的准备,担心自己不能做一个好妈妈;产后全职带娃,与社会脱节,对未来很迷茫;有老人介入,生活习惯、育儿理念不同,很容易滋生冲突。

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她们还很容易钻牛角尖,反复琢磨:做妈妈不称职怎么办?孩子养不好怎么办?找不到解决方法,就开始不停地想怎么杀死孩子:把孩子扔进洗衣机里,把孩子从楼上扔下去……有的产妇还会自虐,甚至自杀,有的则担心自己死了孩子没人管,就带着孩子一起自杀,发展为扩大性自杀。这类新闻也屡见报端。

相较于前两种情况,更年期抑郁症更不容易被察觉。进入更年期后,宋女士总觉得身体不舒服,还伴随心慌、失眠,反复就医却查不出所以然来。丈夫觉得她没事找事,争吵不断,最后离了婚。宋女士的求医之路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后来她坚决认定是心脏出了问题,要求必须做支架,可医院说根本不用做。没办法,儿子只好把她强制带到了精神科门诊。最终,宋女士被确诊患上了抑郁症。

宋女士的表现很典型。她们大多不是因为情绪问题来求助,而是觉得自己病了,把所有科室都跑遍了,查不出任何问题,只能转诊到精神科,才发现是抑郁症,而那些无来由的症状其实是抑郁症的躯体化反应。到了更年期,职业生涯刚刚结束,很多人无法适应新的角色,内心很失落;身体机能越来越差,对未来和死亡充满恐惧,抑郁也就找上门了。

03

面对抑郁,我们可以做很多

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不了解。了解后,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个人层面,可以对自己的性别、身体以及生理特征有更多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不同时期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并发掘自身资源,学习自我疗愈。

在经期,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放松。在围产期,孕前和孕期做好心理调适,学习相应的育儿知识;产后多与家人沟通交流,主动寻求帮助。在更年期,积极寻找新的角色定位,提升为自我价值感;加强夫妻沟通,提供情感支持;丰富个人生活,增强社会支持。

与此同时,家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人也在积极努力地付出,只是有些做法非但没能帮上忙,反而雪上加霜。

张女士被确诊为产后抑郁症,丈夫劝导她:“和别人比,你已经很幸福了。钱,你不用担心,我来挣;孩子,你也不用管,我妈帮忙看,还有什么可抑郁的呢?”看似是安抚,实则是批评,让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加自责和内疚。

宋女士来精神科之前,她儿子也想过一些方法帮她,让她多跑步、去郊游,有事做了,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了。结果,宋女士想得更多了。以为儿子根本不关心自己,就是想简单粗暴地打发她,她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对未来更加无望。

还有人喜欢用过来人的经验来鼓励:“多大点儿的事啊,别往心里去。以前我可比你难多了,不也过来了吗?”看似是鼓励,实则是贬低,当事人会觉得是自己没用,所以才迈不过这道坎。他的痛苦没有被看到,他的处境也没有得到尊重。

明明是爱,却造成了很多伤害。为什么?因为不了解。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很有必要,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科学理性的同理心,既是对自己的了解,也能够帮助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做法就会事半功倍。

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不好的感觉的?”——了解时间;

“你觉得导致你抑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探究原因;

“你有自杀的想法吗?什么时候有的?”——判断程度;

“有没有什么事让你感觉好一些?”——自我调节如何……

这种形式的询问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病情,也能够让他感受到我们的关心。

可以和他讨论下压力,包括怎么看待压力、有哪些应对方法。一方面可以分享经验,给对方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困在一个死胡同里。另一方面也能让对方感觉到,我们愿意和他一起面对和分担。

此外,很多抑郁症患者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因此,我们可以多给他一些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逗他笑、和他对着镜子一起笑等,帮助他缓解情绪。还可以陪他一起哭,帮助他宣泄抑郁,比如听忧伤的音乐、读悲剧的文学作品等。当眼泪流出来时,情绪也就流动了。

不管是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提供无条件且稳定的支持,必要时也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这些方式不仅适用于女性,也适用于男性。

在自我疗愈的基础上,在家人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走出抑郁,拥抱幸福。

最后,希望李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

也谢谢她,带给我们那么多美好的音乐和难忘的回忆。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姐姐讲述李玟生死一刻,饱受病痛折磨,分居多年正在办理离婚,所有财产都留给最爱的妈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