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12年后,小学教师将过剩150万!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教师过剩、高校关停,人口如何影响教育?》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其中提到, “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一时之间,“教师”这个职业似乎被架在了尴尬的位置。

前段时间的“教师热”“教资热”还历历在目,因为从现实风向来看,当老师还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期望“上岸”的热门路径。教资考试、师范院校招生依然火热且有市场。

那么,面对这样一份“未来预测”,是否会对当下受追捧的“教师风”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在职老师来说,这样的“红色预警”又意味着什么?他们又持何种态度?

01、消失的人口

从最近十几年新出生人口的实际表现来看,在2016年放开二孩之后,人口达到1,785万人,但从2017年开始,新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到了2022年新出生人口只有956万,相当于五年时间新出生人口就减少了829万。

减少的这些人口最终会反映到学生的入学人数和在校人数上面。

当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之后,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直白的体现就是孩子在入学时会不会被爆表、被调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团队用模型预测了2020年到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高峰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根据他们的预测, 到2035年左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比2020年的1.4亿减少3,000万,而且还是在乐观情况下计算得出。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中的报道,“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讲座教授、特区政府前人口顾问叶兆辉形容为“多米诺骨牌效应”,他警告说, 出生人数下降首先会影响幼儿园,然后是中小学和大学,最终影响到劳动力。”

面对这一“警告”,小编也曾从多位幼儿园园长口中得到证实,“这几年幼儿园入园没有那么难了”。

02、“多米诺骨”效应

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老师数量达到1057.19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8亿人, 平均一个老师对应的是14.95个学生左右。

根据专家预测,2035 年全国小学、初中需求数分别为9.28万和4.79万。与在校生数变化趋势类似,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需求量总体减少, 按现行生师比标准,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学生人数减少带来最直接的连锁反应就是:一,学校招生困难,学校面临关闭或者撤并;二,学校转化为小班化教学。

然而,这样的师资“冗余”,专家“乐观”认为,“ 老师终于有条件从主要关注班级控制,转向更关注每个个体,这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事实上,从部分教师网友的反应来看,他们并不认为“教师过剩”的现象一种威胁,相反,这样的师生配比正符合小班化教学的风向。

也有老师表示,延迟退休的政策显然不适合老师,“对于身体力不从心的老教师应该允许提前退休才是。”

但对于那批依旧希望通过教师招聘上岸的求职者来说,这样的风向会不会影响他们当下的选择,而另谋他路呢?

作为今年毕业的应届研究生,米亚目前已经完成学校的实习课程,从开学到现在,她一直辗转于珠三角教师“考编”的考场。在这片被公认为教师“考编”高地的热门地区,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有点出乎她的意料,甚至觉得有些“恐慌”。事实上,这样的“过剩”已经体现在招聘市场上,但这并不会成为他们改变赛道的决定性原因。

“相比较其他考试,教师行业入门的专业性不算强,年轻人是可以通过培训速成然后通过“考编”的,选择教师行业的大多数人图的就是行业的稳定和身份,考虑的更多的还是眼前的利益。”

米亚在研究生期间做过相似的调查研究,她对“行业过剩”的现象并不乐观:“无论是哪个行业,一旦出现‘过剩’,势必会带来恶性竞争,那导致的结果就是极度内卷化。而我认为,内卷是不适合教师这一行业的。因为教师如果一旦处于被淘汰、被筛选的内卷模式,会给教师以及整个教育行业造成紧绷的教育生态。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教育孩子如何成长成为健康、积极的人,而不是教人去淘汰、去挤压。”

所以,对于预测中的“过剩现象”,你怎么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专家预测:12年后,小学教师将过剩150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