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十几年前编修《冀州市志》开始,便对家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书屋的一角,收藏着二十几部家谱书籍。这些年常常翻阅,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的家谱,在文明传承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谱是社会变迁的见证
2006 年,我应邀到山东淄博市参加书法展,结识了周村区人大副主任李国经与文化局局长孙方之先生。他们听说我来自河北衡水,对我更为亲近,席间言道:“山东很多家族是从衡水市枣强县迁来,家谱普遍有记载。”之后又介绍我和周村区的乡亲认识,通过交谈和翻阅他们的家谱,得知在明洪武初年,就有王姓家族自冀州枣强迁来此地定居,后又有唐、曹、邓、史等姓氏相继迁入。几百年来,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比较大的家族。
据载,《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经在周村大户毕家教书。平时在毕家的藏书楼读书,还在其后门外的路口开设一个茶馆,采访过路之客,之后写就《聊斋志异》这部名著。而毕家就是明洪武年间由枣强迁到周村区落户后发家的。又如电视剧《大染坊》拍摄之地周村古商业街,这是明清时期的商贸重地。此街的北口西侧竖立“今日无税”四个大字的石碑,意思是不管大小商贩,不计春夏秋冬,只要来到这里行商买卖,都不交税。而税款都由朝中高官退休返乡的李化熙与儿子一并交付了。正是长年累月的“今日无税”才使周村车水马龙,繁荣长久,成为天下第一村。而这位李化熙的先人就是由枣强县迁去,后成就了在山东有影响力的兴旺家族。
此后发现寿光、烟台等山东各地及河北冀州等处家谱中记述几十个姓氏,从明至清由河北冀州迁到山东各地居住,与当地民众融合发展,在历史上也作出了很多贡献。历届枣强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建立枣强移民文化园,众多迁往山东的姓氏来枣强寻根,并将寿光种植蔬菜的先进经验传给枣强,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家谱是家族脉络的实录
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复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追述历史,在唐代岭南就有一位冼夫人(512—602年), 收复海南岛回归中国版图,历经三朝,90岁仍威震南疆,对华夏统一、民族融合,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总理称赞她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直至今日仍有众多庙宇专门供奉冼夫人。而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就是冀州的媳妇。
冼夫人的丈夫冯宝,20 岁左右考取功名,被授予南梁郡太守,其父冯融曾为罗州刺史,其曾祖父冯业是北燕末帝冯弘的儿子。冯弘在高丽被杀后,冯业带300 人经海路投奔南朝宋,被任命为罗州刺史。冯业用中原文化意识开导南域各族,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岭南冯氏家族的开山始祖,北燕王冯跋、北魏冯太后均是这一支脉。如今冀州岳良村冯双庆保存下来的清光绪《冯氏宗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这部家谱有20多篇,序言其中有宋代族人冯绳稷作序,极为珍贵,广东省方志办也曾派人前来寻谱考证。可见家谱是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是历史追述的见证。
家谱是传承良好家风的教材
家谱不只是记录了本家族的世袭,同时也记录了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说到“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家风诗》。而与潘岳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韦宋氏则是“开家风之先河,创家训之先声”。韦宋氏(283—?),信都(今冀州)人,生于儒学世家。宋氏幼年丧母,由其父一手抚养,传授“周官”(后周义),她得其父真传,温故知新。韦宋氏所生一子名为韦逞,因家境贫困,韦宋氏白天上山砍柴,夜晚一边纺织一边教儿读书,终将儿子抚育成才,后至秦太常。当时前秦世乱,礼乐数缺,找不到能够讲解“周官”之师,前秦帝苻坚得知韦逞的母亲韦宋氏常嘱儿夜学,命在韦宋氏家中立起讲堂,召来 120 名学生,由 80 多岁的宋氏讲学,苻坚特赐韦宋氏为宣文君。自此冀州人家纷纷仿效韦宋氏,于是“好学”“勤耕”“忠孝”等相关家风家训在冀州大地蔚然兴起。
冀州岳良村《冯氏宗谱》记载:“贫富不相离,贵贱不相凌,知愚不相轧”之句。世代冯氏子孙遵循“三不”家训,发展成冀州历史上第一家族,走出了2位帝王、3位皇后、4位皇妃、6名宰相、39名高官,获功名高达91人。冀州田村《陈氏家谱》235年间七修家谱。该谱要求家族人员“以孝悌闻”“慷慨乐施”“重诺疏财”“修身教家”“正谱明道”“治家勤住,读书育人”。正是这种良好家风,教养了有作为的陈氏子孙。在清乾隆《冀州志》中记录的陈氏子弟中,有秀才、正贡、例贡、举人、进士等共86人。在东庄村的《尚氏家谱》中,定有十三条家训,如第十条为“衣食务实节俭……”;第十三条 “后世子孙多宜立志读书……为工为商,随分安盛,不作游荡之徒”,用来规范子孙后代。在当今社会续修的家谱均有传承着本族的家风家训。
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区别姓氏源流,还可作为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学科的参考资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家谱如何存史、资政、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