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朋友圈展开了一场晒图大赛。
有人站在宏伟的古迹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有的则在海边,让海风轻轻吹拂着发丝,享受着阳光和沙滩带来的惬意;还有的在高山之巅,俯瞰着脚下的壮丽河山,感受着征服自然的豪迈。
在九宫格美照的B面,是被拍摄者隐去的“假期的另一面”。
在北海公园里,荡起双桨的人比鱼还多,下饺子一般的湖面已经倒映不出白塔;
泰山上,从南天门到玉皇顶,人流以秒速五厘米移动,荡胸不能生层云,只能闻到其他游客的汗味。
距离北京4小时车程的乌兰察布,被称为中国最接近火星的地方,无数人排队打卡,cos火星宇航员;
遥远的印度尼西亚 ,身穿始祖鸟的中产们,正在挤满Bromo和Ijen火山,前者是地球上最接近月球表面的地方,后者则能一睹神秘的蓝色火焰。
从郊区到异国,千篇一律的“打卡”似乎成为了五一的主旋律。
但是前两天支付宝发布的一个报告,让我看到了这个五一截然不同的打开方式。
避开人群,“反向旅游”
在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凯斯,这次五一同样选择了“逆行”:他没有去最火热的旅游城市,而是选择了自驾前往一座冷门的沿海小城:福建平潭。
在这个五一假期,凯斯只是无数年轻人中的一份子。
昨天,支付宝发布的《五一假期8个发现》也验证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反向旅游正带火小城,异地支付同比增幅最大的10座城市,基本都不是我们在热搜上看到的“网红”城市,这说明小城正在“闷声发大财”。
抛弃传统的旅游热点城市,选择“反向旅游 ”的年轻人们,到底在追逐什么?
对凯斯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松弛感”。
和许多小城一样,平潭这座城市的知名度,与这里的旅游资源并不匹配。
在平潭,最有名的景点是“蓝眼泪”。当夜幕降临,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出蓝色的光芒,如同星空洒落海面。
然而对凯斯来说,即使没有见到“蓝眼泪”,也并不会感到过于遗憾。比起“特种兵”式的打卡旅游 ,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躺平”。
在平潭东北隅的北港村,不少房子被改造成了咖啡馆和民宿,在北京,凯斯和同事们常常笑称,咖啡是打工人的“续命水”,在无数个熬夜写方案的头秃时刻,扮演榨干最后一滴精力的角色,但在北港村的海边咖啡馆,咖啡与工作无关。
小城市的物价,也常常能让大城市的人大吃一惊。
在距离北京仅仅1个多小时车程的“蓟县”(天津蓟州区),小米接受了一点小小的县城震撼。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却藏着不少“狠货”,比如城区内的独乐寺,就是中国仅存的三座辽代寺院之一。
除此之外,最让小米震撼的是这里的物价:水果摊上的草莓十块钱三斤,饭店的水煮鱼45一份,三个人下馆子,人均50能吃到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选择用脚投票,比起千篇一律的打卡,发掘独特的体验,是旅游更重要的意义。
血脉觉醒,比长辈更会“精致省”
除了专挑“冷搜”城市之外,大家旅游还有一些其他的“反其道而行”的操作。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躺着呢”;
“门票太贵了你俩进去,我在外面站着”;
……
长辈们出游不舍得花钱,也不好意思在过程中算账,于是最近很多人带长辈出去玩开始流行出发前先宣誓,拒绝“扫兴”行为。
这届年轻人找到了一种平衡,既要省钱也要精致游。
有人喜欢和朋友一起出行,有人则喜欢在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中寻找搭子。
一场旅游,或许是关系亲密的开始,也可能是友情破裂的契机——这取决于旅程中发生的故事。
在一切的不愉快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算不清的经济账。有时是双方对旅行的心理预期不同。
当预算发生冲突,总要有人将就。即使能在预算上达成一致,摊费用又是一个难题。喜欢找搭子结伴出行的三三,没少遇到类似的困扰,今年她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出行前先建个旅游“小荷包”。
今年五一,三三的旅游计划是一场穿越晋北的古建之旅,搭子是早就在网络上结识的网友。
在规划行程时,他们用小荷包建立了一个共同基金,每个人都将自己分摊的旅行费用转入小荷包,这样一来,无论是订酒店、买门票还是吃大餐,都可以直接从小荷包中支付,根据实际消费情况进行分摊,保持账目的透明,不失礼貌,又保有边界感。
在社交媒体上,月薪3w的中产,不仅去不起日本/东南亚,甚至连朝阳公园,都已经去不起了。这样的说法当然难免夸大之虞,但大家的消费习惯,确实在悄悄发生变化。
比起消费降级,人们更愿意称之为消费理性化:少花钱,并不意味着降低品质。领券消费,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消费习惯。在合理出行的前提下“薅羊毛”,在如今是一门显学。
思怡早早就“捡漏”到了北京飞往成都的特价机票,到了当地,打车前领券、吃饭前领券,有时候同样的套餐,领券之后能便宜一半。“先领个券再买单”并不是思怡的个人行为,这个五一,在支付宝上有近1亿打车券和超6.5亿消费券被领取。
消费心态愈加理性的趋势,也被中国人带去了世界各地,出国也要先领券。这个五一在巴黎的定嘉,在老佛爷购物也从支付宝上薅到了150块。
五一出游的另一个全新趋势,是AI在生活服务场景的“试点式”使用。
从ChatGPT横空出世开始,AI就成了泛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比起“参数”、“大模型”这些概念,大家更希望AI能成为生活助手,而不是“抢我工作”。现在AI已经可以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包括旅行。无论出行前做如何详尽的攻略,意外都是旅行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在AI的帮助下,出行也能省点力气。目的地的天气,当地好吃的美食、规划出行路线等,能动嘴的就尽量让AI办吧。
假期从朋友圈消失的人在干嘛?
那些从朋友圈消失的年轻人又在干什么呢?
别人在没有信号的航班上认真P图的时候,他们正在心安理得地选择“家里蹲”。虽然没有加入朋友圈九宫格精装大赛,但他们有自己的社交“避风港”。
比如,有人整个假期都在探索海拉鲁大陆;也有人在提瓦特行万里路,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旅行呢?在这些年轻人眼中,比起诗和远方,还是“搞钱”更性感一些。
从过完年回来,黄金价格就一路上涨。以往被嫌弃“土”的黄金,也重新成为不少人的新宠。
小雨身边不少朋友,都选择到金店打金,小雨则选择在支付宝上定投黄金,收益每上涨一些,小雨都感觉自己像电视剧中的甄嬛,又多了一颗能打赏的金豆子、金瓜子……
有许多像小雨一样的人,假期正在专心投入“搞钱”大业。
根据支付宝的数据,5月份“搞钱”视频播放量环比增幅达到了30%,一夜之间更有近300万人次涌进巴菲特直播间评论“接财”。
对他们来说,超负荷工作是不值得被讴歌的,下班之后安心“家里蹲”,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你要问,在放假这种“大洗”的日子里,年轻人最想洗去的是什么?答案是晦气的班味。
比起精心策划每一次社交媒体的分享,年轻人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在体验本身。
结合支付宝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比起千篇一律的“打卡”,越来越多人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和个性化的消费模式。他们更愿意投资于提升个人技能或者取悦自己,而不是“复印”他人的体验。
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没有社交媒体上那么用力和光鲜,但却更加真实和自我。
而支付宝的数据之所以能够反映出这些趋势,我想大概率是因为支付宝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支付功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数用户每天在支付宝领券、买票、乘车、查公积金,也在支付宝打理个人和家庭资产、看直播买黄金、学习理财……
纷繁的经济活动,塑造人的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不仅是一个支付工具,更是一个生活助手,一个最能反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没有熟人社交的压力,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不必担心“社死”。它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片自留地,可以在这里成长、普通、精打细算、努力搞钱、找到同好。
在支付宝这份报告背后,是无数真实、多元、充满活力的普通人。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了真实、自我的一面。
比起被审视和审判的社交“精装房”,忠于真实感受的社交“毛坯房”里,藏着这个时代更稀缺的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第一批逃离“精装”社交的人,偷偷躲在这里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