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小学生突然发烧,吃药不退!罪魁祸首竟然是……

警惕!有一种疾病人畜共患,

发病时发烧、出汗、全身痛……

这就是“布病”!

近日,河北沧州

一名8岁的小学生

因与羊羔玩耍感染此病。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
河北一8岁小学生发热

被确诊为“布病”

近日,沧州市一名8岁的小学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多汗、乏力,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于是去医院就诊,最后在沧州市某医院被确诊为“布病”。经询问,其放假期间曾与同村邻居家的小羊羔玩耍,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图/摄图网

据了解,布病多发生于从事畜牧行业相关的人员,如养殖、屠宰、贩卖、兽医等人群。目前布病患者中,养羊的人群占了第一位。

但近年来,非重点人群感染布病的病例也时有发生且不断增加。另据沧州疾控消息,河间的张某不是养殖户,她因为“发烧、浑身不舒服、没劲儿”住进医院,最后被确诊为“布病”。

经过仔细询问,虽然张某家不养羊,但其丈夫为兽医。张某在清洗其丈夫的工作服时,手上有细小伤口但未采取防护措施。还有患者感染“布病”后,经过医生检查化验,“罪魁祸首”竟然是没有涮熟的羊肉片。

“布病”究竟是种什么病?

有什么症状?

“布病”全称布鲁氏菌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猪。

动物感染布病后会导致流产、不孕不育。

人得布病后,主要症状可总结为“热、痛、懒”,临床表现为发烧、出汗、乏力和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若就诊不及时或用药不规律,可转为慢性病例,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变形,活动能力受限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在发病时间分布上,发病一般集中在3-8月份。

图/摄图网

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头痛、神经痛等症状,男性患者可引起睾丸炎,少数女性患者可见乳房肿痛和流产等现象。

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

多样的临床表现容易导致误诊。临床上易将布病误诊为风湿病、结核病、腰椎病、淋巴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关节酸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同时主动告知医生是否有畜类的接触史,生肉、生乳制品的饮食史。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大多数为直接传染。

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消化道传播:

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

图/摄图网

呼吸道传播:

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如何预防布病?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水及衣物等中能长时间生存。

另外,人感染“布病”的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例如牧民、兽医、皮毛和乳、肉加工人员及相关实验人员感染率比一般人高,接触含有布鲁氏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物,如病畜的乳、肉、内脏,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皮毛、水、土壤、尘埃等,都容易感染。

沧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

对于普通民众,要尽量减少与羊、牛、猪等牲畜的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生鲜奶要煮沸后饮用;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熟透后再吃;家庭加工畜肉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

图/摄图网

对于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人员,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

①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

②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

③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

④做好个人防护及卫生清洁,防止气溶胶传播。

⑤应尽量避免成人、儿童与羊羔玩耍。

⑥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

⑦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

⑧严禁徒手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牲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

预防“布病”,

烤肉、涮肉务必熟透后再吃,

尽量不吃来历不明的牛、羊肉,

不喝未经处理的牛、羊奶,

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转发提醒更多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河北一小学生突然发烧,吃药不退!罪魁祸首竟然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