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我来到甘肃省陇南市马街中心小学,开启了为期四个月的文艺支教时光。这里的孩子大多质朴又好奇,见到我时总会热情地问东问西,而略显拥挤的校园和稚嫩的笑脸更让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纯真。然而,资源的匮乏与条件的艰苦也让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比城市里的同龄人少了太多机会。每当看着他们挥汗如雨地追逐篮球,或在土操场上奔跑,我不禁感叹:如果能为他们带去一些指引,哪怕只是一点点帮助,也许他们会看见更远的世界。
篮球课上,我随口问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梦想?”本以为会听到“当主播”“做明星”这样的答案,没想到却出人意料。
“我想骑行去西藏!”一个瘦小的男孩举手,眼中闪着光。“我想打进NBA!”另一个男孩骄傲地亮出手腕上的24号运动手环,“这是科比的号码,他是我的偶像!”
他们的回答中还掺杂着些许的当地方言,让我一时愣住了神。那个想骑行西藏的男孩细致地描绘着青藏高原和羊卓雍错,连沿途补给站都了如指掌。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大山深处,这样的梦想遥不可及,却尤为珍贵。我意识到,仅仅完成体育老师的职责已经不够了。
大山里的孩子缺少机会和资源,梦想的实现更需要信念和坚持。当晚,我熬夜为他们设计了一套训练计划,帮助他们迈出追梦的第一步。
然而,训练是艰苦的。第一次两公里耐力跑,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跑到一半便停下呕吐。我扶住她:“别跑了,休息会儿吧。”她点点头,却不久后倔强地追了上来。那一刻,她的坚持深深触动了我。
训练结束后,我带他们到校外每人买了一根烤肠和一瓶水。尽管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却让他们如获珍宝。“老师,我以后还能吃吗?”一个男孩小声问。 “只要坚持训练,就一定能!”我笑着回答。
此后,尽管每天的训练很累,孩子们从未退缩。那个想骑行西藏的男孩在课间继续研究路线,还用画笔描绘梦想中的风景;佩戴24号手环的孩子则更刻苦,总说:“我要像科比一样,用精神赢得尊重!”
这些大山里的孩子用行动诠释了梦想和坚持。他们没有更多资源,却凭热忱努力奔跑。他们让我明白,梦想不仅是目标,更是面对困境时那份不放弃的勇气。他们的执着,也点燃了我内心对梦想的追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小故事丨骑行梦想与24号手环